秋老师:在历史上“六贼”是没有高俅的。
高俅是有三个儿子都在南宋朝廷任职。
那为什么说王进“坑”了史进,那就是王进也是武呆,追求的也是“完美境界”
离开时,王进肯定会强调徒弟继续练得完美,保持童子身打熬身体,别急着娶媳妇。
明老师:但史进和他们不同。
史进直接面对的是这个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更容易接受外来各种人群对他的影响。
王进和史进对比:就好比一个十八、九的在读大学生和直接混入社会是一样吗?
再比朱仝和史进,这一个有妻子、整天在捕快环境下和只在家中蒙头练武的无业青年的差异。
第二个“坑”徒弟是王进反复提到他是去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但他自己是通缉身份还能用吗?
如果有王进一直在史进身边,我们可以相信,结局都会比今后好很多。
秋老师:第三:朱武设局诱导是史进焚家的一把火。
人们常说“名字可以取错,但是“绰号”是绝对错不了的”:
神机军师朱武没有多少武力,却有谋略。
白花蛇杨春武力值也很低,但却可以和朱武一唱一和,
跳涧虎陈达武艺在三人中最高,却是朱武和杨春使唤的对象, 朱武带领陈达和杨春来少华山落草,事先早已打听清楚才来的,尤其对于史进的为人、秉性有所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小小伙子正好忽悠上山,增加山上武力值自保就必须争取史进加盟。
虽然有风险,但风险越大,
一旦成功收获更大!
第一步,刺激跳涧虎陈达去和史进争斗。
陈达肯定打不过史进,就有两种情况发生:
若陈达被杀,那朱武和杨春只能离开少华山甚至散伙,这就是风险,
若陈达被抓,则进入第二步,也就是这个苦肉计的实际操作阶段,以义气和桃园结义明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生死相契,富贵与共。去忽悠史进的幼小的心灵中那点善念和做英雄好汉的向往,饶他三人的性命,同时也就有了和史进接触的机会。
第三步,一旦双方有了这样恩遇接触,落到有心人的眼中,贪婪的意思下向官府告发获取赏钱。史进与官府必定发生冲突,则朱武就可以见机行事。
明老师:事实还真按朱武的三步走进行:
陈达被史进活捉,朱武带杨春上史家庄求死,史进成为朱武口中英雄:
“休得连累了英雄,不当稳便宁可把我们去解官请赏”
史进道“如何使得,你肯吃我酒食?”
朱武“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
史进大喜,释放陈达,朱武第一、二步成功实现。
史进的是非观念开始发生改变,朱武将抢劫的财物作为礼物献给史进。
史进收下,当然也会回礼。
“纸里是包不住火”。
李吉向官府告发,趁中秋之夜,史进在庄中款待朱武、陈达、杨春之时,县尉带倆都头、李吉和三、四百土兵围住庄院。
史进一把火烧了史家,带领朱武、陈达、杨春趁乱杀出重围,杀了倆都头和李吉,上了少华山。
这都是中秋节酒后乱性做下的。
等到第二天,酒醒了、后悔了、思考了多时就想起了师父王进。
如果师父不离开自己,怎么可能闯出这么大的祸事?
家没了,王进成了史进幼小心灵中唯一的依靠。
秋老师: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