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的负面引导,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拒绝落草的史进想到曾经师父多次提到去延安府种经略相公处,所以带了银两,就投延安府而来。
先到渭州在小种经略府附近茶坊探路,正好遇见军官模样的大汉,叫鲁达,两人相惜十分投缘,按照史进的想法,先认大哥抱大腿,由大哥介绍进入府内谋个差事,这个方案是十分靠谱的。但因为遇上了不靠谱的人让史进的想法直接泡了汤。
史进与鲁达的初次相会,鲁达随着老种相公多次来过东京,知道王进的大名,现在知道史进是王进的徒弟,得到过王进倾心的传授,武艺高强。
所以鲁达拉着史进是满面春风,请史进到潘家酒楼喝酒。中途遇到史进的第一位师父李忠,顺便也邀请去一块喝酒,这一段描述,场景设计太精彩了。
李忠的出场,让鲁达和史进的人格、形象一下子丰满、深刻了许多。
鲁达想从史进的口中得到王进的真传功法,对史进是热情,对李忠无所求,只能碍于史进的面子才勉强请李忠喝酒,还嫌弃李忠落魄,始终都瞧不起李忠。
明老师:史进也一样,年轻不懂事,面对鲁达的奉承、引导,嘴上没有把门的。
“道不轻传”这概念在史进的头脑中是没有的,到底是年轻,面对鲁达和李忠,那口中是滔滔不绝,那些运气、使力的法门全部说了个遍。
鲁达有了很大收获,李忠的针对性强,收获更大。
秋老师:施耐庵对鲁达的这种小心眼的描写是活灵活现。
鲁达瞧不起李忠,认为李忠斤斤计较,其实不自觉地把鲁达自己的“更加斤斤计较”表现出来。鲁达拿出五两银子也不算多少,因为你是有编制的体制中的人,按梁中书的说法,是有一份月支收受即月工资。李忠打把势卖艺带卖祖传“打虎将”牌膏药,要赚二两银子那需要卖多少膏药才可以赚到,李忠能拿出二两银子给鲁达,就是一个大方的人了。
鲁达是吃不得半点亏,他的心思是淋漓尽致的“花”。
明老师:因为小种相公镇守是刚来不久,身边可靠人手不足,才把鲁达从老种派到儿子小种(其实是幼弟)身旁帮护。
小种正值需要更多各种人才,像史进这种年轻有为进入小种经略府可以说会受到小种青睐、重用,前途可期,实在是阴差阳错可惜了一个好机会。
鲁达是个外貌凶恶但心底里很善良,却欺软怕硬、又斤斤计较的烂好人,帮助金二父女逃离郑屠(镇关西)的控制,在三拳打死毫无反抗能力的郑屠之后却错误地选择逃离。
这种人敢做却不愿、也不敢去担当哪怕半点风险。是一个在自己没有半点风险的情况下才能去,或者去帮助他人,包括后面对待林冲这个口口声声的兄弟更是如此,在押送进入黑店之前介入,林冲就不会被受烫伤,被穿新草鞋。
秋老师:其实,鲁达正确的做法是:
打死郑屠之后,完全可以潇洒地走回经略府,见到了小种相公就可以把打死郑屠的经过和理由讲一遍,我估计这件命案就算完了。
本地府尹敢下令抓鲁达吗?根本不敢。
府尹只能先上小种经略府去报告,小种相公听到鲁达居然逃跑了。
小种相公内心是十分不高兴,甚至有点气愤,当然不是针对府尹生气。
他气愤的是他的父亲和鲁达:我的父亲怎么给我派了个这么个怂蛋来帮护。
对于鲁达来讲,你逃走算是怎么回事?别说你打死了个卖肉的,你就是把我眼前这个府尹打死了,只要咱占点理由,我堂堂的小种经略府都能保你不死。
所以在小种相公心目中就恨上了鲁达,这个情绪一上来就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