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冯平对刘尚、尤忠等众位道:“尤大人也不是外人,贫道就直言了,现在看来,当今天下,有四股势力相争。除元朝势力之外,还有大汉天子陈友谅、吴王朱元璋、大周张士诚。元朝已成朽木,难以持续,倾塌只在早晚。元朝跨台后,天下就只有陈、朱、张三家相争。目前陈居首,朱其次,张居末,就看将来谁顺天意,谁得民心,谁得地利了。 ”
刘尚道:“依军师之见,逐鹿中原之群雄,谁将最后统一天下?”冯平道:“争天下者,既凭实力,也要看主帅的雄才大略。目前看来,乃大汉陈天子占上风,论兵力,要胜过朱元璋与张士诚;论疆土,陈友谅有湖广粮丰之地,还占有江淮之大片财赋区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可说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如能巩固好目前的疆域,缓称帝,再图扩张,不无有争天下之优势。只可惜,陈天子诛杀天完帝徐寿辉,自立为帝,得罪一班旧臣,犯了兵家之忌,导致徐寿辉手下一大帮将领不服,大将明玉珍就是其中之一。陈天子称帝之时,为安抚明玉珍,封他为蓬台省平章政事兼四川丞相,并派天完老臣太师邹普胜为使去四川重庆为说客,然明玉珍并不买账,扬言要为天完帝报仇。汉主派我义军涂貌、易兴阳和陈虎攻打江北河南行省三州路府之地,虽说是明为攻占元朝三路府,实际上是为入川做准备,如明玉珍公开造反,陈必将出兵讨伐。陈天子另一个失策之处在于,没能巩固好与张士诚的联盟,太尉张定边精心设计联合张士诚攻打朱元璋的策略,陈天子并不采纳,失去了联合攻打朱元璋的良机。陈天子虽说手下勇将不少,但缺乏治国栋梁之才。张必先、张定边虽然略有智勇,却不被陈天子信任,难有作为。邹普胜、欧善祥、黄昭等更不是治国之才,难成大事。陈天子刚愎自用,逞匹夫之勇,不到生死关头难以采纳贤臣之言,由此看来,大汉陈天子难以一统天下。至于张士诚,更是个反复无常之辈,张士诚原是盐贩子出身,传说他带领十八条扁担起义,倒也是个壮举,然到了后来,他没有目标和纲领,一会打元军,一会打义军,一会投靠元朝,毫无主见,变化无常。原曾约好与陈天子联手攻打朱元璋,可到了紧要关头却突然反悔,错过联盟的机会,受到红巾军与元军的两面夹攻,无路可走时又投靠元军。虽说他所统辖之地富甲一方,但这种人品更难治天下,风光也不会长久。再说朱元璋,其现在势力虽不如汉主陈友谅和张士诚,兵不如陈,富不如张,但这朱某却是很讲江湖义气,善于纳言,能审时度势,善于用人,手下谋士如雨,战将如云。谋士有刘基、李善长、朱升,胡惟庸、吕永健、方孝孺等,其中刘基有孔明之才,计谋百出,谋出必胜,自追随朱元璋以来,屡建奇功,称为朱元璋手下第一谋士。李善长,人称当代萧何,有治国安民之才,与刘基不相上下,还是理财的一把好手。其他谋士也都各有所长。朱元璋手下的武将,徐达是第一勇士,不但有万夫不当之勇,还胸有韬略,善于带兵。此外,常遇春、汤和、邓愈、李文忠、沐英、胡大海、蓝玉等,个个都是勇猛之将。当张土诚,方国珍和陈汉主纷纷称帝之时,朱元璋问手下谋土朱升道:张、陈、方都称帝了,我们该怎办?朱升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一听,连连称善,至今仍未称帝。贫道想,将来得天下者,非此人莫属。”
刘尚、尤忠一听,连连称叹。尤忠道:“军师之测,滴水不漏,真奇才也!”刘尚叹息道:“军师这么一说,我等岂不把衡州义军引入歧途了,害了他们的前程?”冯平一听,笑了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现今情势之下,大汉陈天子已统治湖广、江西、江淮等诸多行省,兵力达六十多万,势倾东南大片江山,我衡州义军区区四五万人马,占据湘西南区区弹丸之地,若是不投陈,并无其他生路。何况我衡州义军义举,与当朝汉帝同出一撤,均是要推翻元朝,救民于水火,我们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