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仿照前朝推恩令,支持豪族世家在发生继承时,由次子与三子同长子平分家产,如此几代以后,就能看到大世家变为小世家、小世家变为普通富户,再难有抗衡朝廷的力量。这种对策的优点是较为平和,甚至可能得到部分豪族世家子弟的拥戴,缺点是见效实在太慢,可能需要百十年才能见到显著效果。 世家豪族以耕读为立身之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田产乃是世家之根基。这两条对策,无论激进还是温和,都是冲着斩断世家根基来的,可见史家来意不善,看这条陈用语老辣,字字句句切中要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当是早有预谋了。前者过于激进,显然不可行,第二条才是他们真正想推行的,这办法对世家的次子、庶子们有利,在世家内部支持的声音都会很大。若当真被他们推行成功,世家便将由大化小、由小化无,再过百年世间将再无世家豪族。 这是将人心利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想到这里,皇后便觉不寒而栗。 她的目光落在案头承恩公府为孟渥准备的条陈草稿上,其中通篇大谈开国之初世家豪族立下的功勋和高祖皇帝允诺的优待,为世家的兼并和免赋张目,文笔花团锦族、内容陈腐傲慢,与孟渥的这一份放在一起高下立判。这样的东西,如何能让太子上呈? 二位皇子同时领旨,现在孟湉已经缴旨,太子必须尽快上呈自己的条陈,不可拖延。可是,承恩公府一味护着世家豪族的利益,半点不肯让步,一天半日之间让她往何处去寻一份能与史家精心准备的条陈分庭抗礼的底稿呢? 若是找不到,难道就看着孟湉在朝堂上大出风头,将他们好不容易赢得的局面再打回原形?如此一来,就算承恩公府能找到人愿意继续奏请太子迁入东宫,二皇子出阁就藩,朝堂之大又有几个人还愿意联署? 皇后长叹一声,一股无力之感油然而生。 正苦思无解之时,慧珠忽然闯了进来,满面泪痕地走到皇后跟前便跪在地上砰砰磕头,口口声声喊着求娘娘救命。 皇后先是一惊,而后抬手揉了揉眉心,这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哪有空闲管这些琐事?不过,慧珠如今在明德殿伺候,如此惊惶恐是太子出了什么事,皇后只得暂时将条陈的事放到一边,命人将她搀扶起来,屏退左右细问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