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范云舟初期策略,让众多广原百姓参与进来,不至于让野茶树完全被本地豪族挖去。
范云舟推银线茶,可不是为了这些豪族,更多是为了百姓多一门生计,百姓门前有几棵茶树,以前是只能自己留着喝,以后不一样了,银线茶的价格蹭蹭上涨,多的是商行去乡里购茶叶。
年前,范云舟又办了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县里的本地商人、豪族,成立了一个‘广原银线茶行会’,目的是统筹未来广原的茶叶买卖,无论是制茶工艺,还是生茶收价,熟茶售价,都统一规划,形成广原县独有的标准。
行会在县里修建制茶作坊,并雇佣本地百姓做工,又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
而且只有行会售出的茶,才允许使用印有范云舟亲笔题写‘广原银线’的油纸包。
用范云舟的说法就是,外来商人收购是一码事,但本县自己卖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一定要把广原跟银线茶绑定在一起。
虽说银线茶只有广原这边有,但隔壁县肯定也种得活这茶树。
加入行会也是有门槛的,敲门砖就是交一笔钱出来。
这笔钱并非拿来孝敬范云舟,而是用于来年修缮县里道路用的,包括到各乡的土路也要修整一番,至少得保证驮茶的骡子、矮脚马能够通行。
现如今,稍微有点眼力劲的都知道银线茶要起飞了,这笔钱交得是心甘情愿。
行会的第一任会首是何家的何焕亭,他对范云舟一系列安排叹为观止。
何家世代经商,但像范云舟这般,将原来广原县外狗都不喝的银线茶,生生打造成与密云、双凤等悠久名茶齐名,此等手段,何焕亭是第一次见识。
他曾多次感叹,就是经商,范知县也是个状元!
除夕到来,范云舟、陈嗣业、崔彦、尉迟真,以及被范云舟生拉硬拽上的赵诚,赵百户,几个外乡人,在蒋存孝家中吃了年夜饭,又到城里溜达一圈,回去倒头睡下,元嘉二十九年便是如此就过去了。
回望过去短短一年,是范云舟从未有过这般丰富经历的一年,从一夜鱼龙舞,到东华门外唱榜,再到翰林院修撰,又外放至广原任知县。
寥寥几语,何以道尽其中精彩?
……
晨鸡报晓,冬日暖阳升起。
元嘉三十年,来了。
县衙的积压旧案,除了那些无头悬案,大多都在年前就处置完,也没其他事,乐得清闲的范云舟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打算寻个景致地溜达溜达。
问了几个值守衙门的衙差,皆一致推荐寒月寺。
寒月寺距县城约有二十多里,隐于山中,是一座千年古刹。
衙差们说,这时节寺外漫山遍野腊梅盛开,景致相当怡人,今日又是大年初一,寺里想必有不少香客前去进香,只是范大人这个时候再去,头柱香是肯定是赶不上了。
范云舟对头炷香没什么兴趣,只是他打算去寒月寺问些事,择日不如撞日,便叫上陈嗣业几人,再带些衙差,骑着劣马,着常服出城而去。
去寒月寺要先往东出城,过倒山桥后走几里官道,从林间一个向西的岔路进入山中,尽头便是寒月寺。
原本范云舟还以为山路崎岖,没想到这上山的路不比官道差,便随意向身边的衙差问道,“这路是谁修的?”
“回大人,好像是溯宁府的大富人家,与寒月寺有渊源,每年都会来寺里还愿,顺便出资修整山路。”
范云舟看着上面压紧实的碎石子,不由感叹道,“有钱真好。”
山路上还有不少百姓,有的认出范云舟来,纷纷跪下磕头,搞得范云舟一路上为安抚百姓,耽搁了许久时间。
“存孝,我记得你说过,你那功夫是个老和尚教的,跟寒月寺有关系?”
蒋存孝骑在马上,打着哈欠,昨晚被尉迟真拉去推牌九,折腾到了大半夜,今天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