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张鲁醒来,张松便俯倒在地扑在张修身上高声喊着师父。张鲁双眼空洞的凝视前方,半晌才缓缓起身上去扶起了张松。诸人围在他二人身旁,地上另外躺着张修和青城鬼母尚未冰冷的尸身。大家都知道这场恶战已经结束了,只是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张鲁究竟是要原地认命,还是奋死一搏做一出亡命反击,每个人心里都没底。因此表面看上去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实则每个人都暗中手按兵器防备着张鲁暴起使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招数。
张鲁的手在张松的后背慢慢轻抚着,试图安慰因失去师父伤心悲痛的张松。我见他完全不像想要暗运内力挟持张松的样子,只是一脸颓然地注视着那边躺着的青城鬼母。
过了良久,张鲁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一切都如箴言中所预见的一样,天师道百年基业终是毁在我手。”继而张鲁平和地向着死去已久的青城鬼母问道:“母亲,我们违背天意,不听父亲劝诫,就是不承认天师道命数已尽,非得强行发动西川之民进行两派战争,并试图吞并五斗弥教来借机给天师道强行续命——如今看来,父亲的话正是印证了天意难违的真理。”
跟着张鲁便缓缓跟我们说起了天师道和五斗弥教的过往纠葛。天师道立派已久,想要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于是张鲁从他祖父张道陵创建天师道开始说起。
张道陵本是大名鼎鼎的文成侯张良的第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出生前张道陵的母亲梦见魁星下降,待到他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张道陵愈发觉得学识并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道,开始探索道家学识。
到了他二十五岁之时官拜江州令,而他却身在朝政志在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有白虎口衔玉符而至其所。一直到永元初年,汉和帝赐张道陵太傅,又封为冀县侯,可接连三次下诏张道陵都婉拒了。他对使者说道:“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到时还要我何用?我的志向远在青山之中!”于是张道陵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和骚扰,撇下一身俗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去了。
他先是南游淮河,居住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后神丹炼成时狂风大作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张道陵服用龙虎大丹后返老还童,继续参访仙源。
在北岳嵩山游历时张道陵遇到了办案经过的绣衣使者。这绣衣使者虽然官位不高,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是汉武帝为办理专案专门挑选特设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冷
若冰霜,不讲情面,因此作为朝廷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能威振州郡,地位显赫。由于这些人身着绣衣,手持节仗和虎符,直属皇帝四处巡视督查,因此被称作绣衣使者。
绣衣使者告诉张道陵说道:“这嵩山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黄帝九鼎丹书》,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张道陵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经道书,遂赴龙虎山精思修炼,而得分形散影之术。
一日夜半似醒似梦之间,张道陵忽然梦见太上老君下降他说道:“近来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张道陵醒来后发现枕边有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张道陵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