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钟因去年为聚会一事,对东片的同学摸过底,对同学信息源掌握也就比较多。庄欢龙空闲时就打电话跟他聊天,一天两人聊到了已去世的两个同学,孙斌得病去世,苏建民牺牲在战场上。
庄欢龙觉得,苏建民是在中越自卫反击的战场上光荣牺牲的,他既然要写六班,那么苏建民这么个英雄人物就不可漏页。他必须得走访苏建民的家人,就算不能真正地收集到他在战场上英雄事迹,但他生前的零星点点也是弥足珍贵。便约了邱伟钟,驱车前往苏建民的老家。
下车询问村民,好在英雄的苏建民名气响,就有人打电话给他二哥,不一会儿,他二哥过来热情地前来迎接。
庄欢龙和邱伟钟就跟他二哥拉起家常,苏建民为国献躯,他们理应问及二哥他们家的生活状况,二哥二嫂告诉说,他们夫妻没有多大的能耐,是烈士的弟弟让他们全家过上了让人们尊敬的好日子,他们的子女算是为烈士的叔叔争气,大学毕业后又获得了政府的关怀,兄妹俩都成了国家公务员,他们都说占了叔叔的光。
庄欢龙认为,政府对他们家庭如此关怀,苏建民一定有着不寻常的功绩,便慎重地询问起来,随着他二哥的讲述,让他们了解了苏建民生前的点点人生。
苏建民家兄弟姐妹六个,三个姐姐,两个哥,他是最小,跟二哥相差六岁,跟大姐差了十二岁,家人称他“末拖”,于是“末拖”的小名也在村上叫开了。
因祖上田产多,土改时不但充了公,家庭还被划入富农的成份,他爷爷是苦不堪言,祖辈们长年累月地省吃俭用竟换来这么个结果,让老人郁闷地病倒了,没过几年就撒手人间。奶奶本来体弱多病,改造劳动让她积劳成疾,在苏建民三岁的那年去世了。
因家庭的成份,父母在历次运动中成了批判的对象,兄妹六人也被同龄人歧视。为了替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大姐为眼看弟弟妹妹就没上过学,大哥和二姐只读了三年书,二姐和二哥才小学毕业。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三个姐姐虽不愁嫁,但两个哥哥只能成为婚姻的老大难,大哥、二哥相貌都可以,可谁家姑娘肯嫁入这样的家庭?
大哥是长子,理应在家传宗接代,然家庭的成份,在家是完不成这一大业。一个成份好的“剩女”相中了他,他只能含泪告别父母入赘女方当女婿。
二哥虽有此心,但“末拖”还在念书,父母就要求二哥不要再离家,二哥不忍伤父母的心,就甘心守家步入了婚姻老大难行列。三个姐、两个哥的命运是这样,人们自然也不看好“末拖”苏建民。
人们不看好苏建民,苏建民却没有让家人失望,他打小就机灵,哥哥姐姐都喜欢他,尤其是大姐,为了不让同伴欺负,一直保护着她,她自己不识字,就让最小的弟弟好好读书,为家庭争口气。她时常叮嘱他,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们不是不想再读书,而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挣工分才半途而废。
苏建民在大姐的教诲下比同龄人懂事,上学后,老师的一句话让他牢牢铭记,“成绩好的学生,将来一定有本事。”凭着老师的这句话,他很努力,小学一路到初中,成绩保持在前列。
上高中让政审给卡住了,他有点不甘心,就到大队部去争取,争取的话也挺在理,“爷爷奶奶都已过世,我父母老实巴交一直接受群众的监督,没做过任何错事。我想我应该是属于可以教育的一个,请领导相信我,让我读高中,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教育。”
大队干部被说动了,就以成绩批准让他读高中。
庄欢龙似乎理解了,在高中的两年间,苏建民为什么像“苦行者”一样地努力苦读。
高中毕业回生产队,苏建民的志向就是让人们改变对他家庭的看法,便积极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他干活卖力,各种的社会活动也积极参加,大队领导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因他是高中生,大队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