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但勤奋、善良出了名。经人介绍,她还是找到了离镇很近的如意郎君,虽不那么帅,但人挺机灵有点能力,因上层有点关系,在政府机关工作。
心地纯朴的钱小娟,婚后便进入了传统妇女的角色,在田里挣工分是好手,在家里也包揽全部的家务事,连公婆的衣服都洗,公婆非常看好,不到一年就让她当家,她推卸不了只得接受。持家很繁琐,担了责任的她,得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特别在伙食方面,她精打细算地烧得一手好菜。
在为人方面,从小吃苦的钱小娟心地善良,从不计较得失,邻居们有求必应,就是对来而不往的吝啬人也不计较,所以在村里的人缘特别好。
农村妇女往往患有“笨恨人”的劣根病,钱小娟很知性,她没有受这种劣根病感染。她信奉天命,与世无争,做自己能做得到的事,不羡慕人家挣大钱,只在意自己的能力发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夫妻间为琐事争执闹口角是生活常态,钱小娟也不例外,但她从不拿外面有能力的男人来贬低丈夫,就是生气也从来不隔夜。女人间拉家常的话题往往是夫妻的争吵而相互交流,大家没见过钱小娟跟丈夫吵翻脸,就问是怎么处理的?她表明自己的观点,觉得两人有缘成夫妻,感情就得经营好。
市场经济的形成,镇上的个体店如雨后春笋,钱小娟想自己能烧一手好菜,就跟丈夫商量,打算租个门面经营小吃。丈夫没异议,他在机关混差使,租个门面应该不成问题,只是说在帮忙方面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钱小娟觉得小本经营,一人能撑得起,点心店的一切手续办理好后,她就开始从面条、馄饨、稀粥等早点做起。丈夫很体恤,清晨三四点就帮着她张罗,直到上班时间。由于她提供的食品卫生,调味的口感独特,开张的第一天,前来品尝人们就表示做回头客,她为人大度,经营时又不计较胃口大的人对粥和面条的加量,食客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她忙不过来就先让婆婆作帮手,再忙不过来就叫来了母亲。
尽管是经商,但钱小娟她心态很平,购置食材,注重的是质量,经营时,以质好和量多来赢得生意。生意好了,没有在营利上动心思,人家把红烧肉和大排越切越薄,她仍是原先一样的厚实。一天,有一个叫周正的工商人员过来,脸堆着笑容:“听说你的店味道很好,是不是货真价实?来一碗阳春面吧!”
钱小娟本能地捞了一大碗清面,正要端出去时,让母亲拦住了,她挟一块大肉塞在面底下并亲自端出去孝敬。
周正吃到面底下的大肉,很满意,付了阳春面的价钱走了,此后只要是上班,他就天天来钱小娟的点心店吃一碗“阳春面”。
钱小娟心里虽不适,但也知道得罪不起,可婆婆心痛钱地告诉了儿子。
丈夫知道后很恼怒,说要到工商所长那儿去告,钱小娟就理智地劝阻:“这贪便宜的小事,所长也不会真正处理,只是提醒,反而让他记恨,给我们找点茬子也不是个事,做生意吃点亏无所谓,哪有事事能如意?”
丈夫也冷静下来,他是在场面上走走的人,不正常的现象到处都有,也看到一些个体店竭力奉承工商人员,之前觉得很正常,现在碰到自家利益就有点肉痛,不过妻子说得对,过分较真也会顾此失彼。于是就提醒妻子,心善是不错,但也暴露了幼稚、天真的弱点,你想用吃亏方式来求得太平,这个亏就得永远吃下去,否则就没有“社会”这个名称了。
钱小娟继续自己的为人,也作了认吃亏的准备,只要周正来,她就贡奉一块大肉或大排。
钱小娟这么做,也是听了母亲的关照,吃亏是福。可是福没来,祸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