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柔和赵安芙连续走了两天,忙得是不可开交。季柔记录了他们的模式,第一次领略到,比起他们像是“散养”,而这边是“家养”,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细则,细到什么地步呢?就是每次浇水对水多少ML,都有精准记录。达到了所谓的上下一体“全程监控”。
在回酒店的路上,季柔和赵安芙说:“我们做成这种规模,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赵安芙想了想,点头,“是啊,这毕竟是大厂,我们一下子做成这样,显然是有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学习学习,再加以总结。”
对于学习的理念,两人是一拍即合的。他们在酒店里商量着,如何统一种子、精准控制用水、投粮等等。
赵安芙看了清单上详细列着的条文,犹豫说:“他们会听我们的吗?就我雇的那些人,有时候指点一二都被他们瞪,说我们不懂。其实有时候,我又觉得陈应许说的没有错,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
季柔:“有时候,可能管理一两个人,是不好处理的,你要计较到方方面面。但是我认为管理一群人,还要有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效应。就是他们拿的每一分钱都是经过自己本事拿来的,而不是因为人情,不是因为亲戚关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有时候机制比人为的你一句我一句来的更为好。让他们内部也要形成机制,有了危机感。”
赵安芙去换了一件睡衣,靠在床头,“竞争机制啊。”
“是啊,因为有竞争才能上进,有上进才能改变现状,同时便于管理。”
有那么一瞬间,赵安芙是茫然的,自己真的担当重任吗?那么多村民,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是不一样的,真能让他们握拳出击,成为自己的一份子吗?这搞不好,到时候还要跟着他们走啊。
赵安芙道出自己的困惑。季柔走过去,拍了拍赵安芙的肩膀,“你要迎难直上,而不是在原地。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更好地直面人生。”
赵安芙咬唇,“也对,不直面人生,只会倒退。我们加油!”
于是,由季柔制定农产品的细则,由赵安芙制定内部人员的细则。两人在酒店里是忙得天昏地暗,幸好对方公司也肯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能够对一些细节详细了解。
季柔对农产品概念主要是,他们自己做研发,由村民们根据他们的研发统一种植,几乎方方面面都跟着他们的“说明书”走。从而实现“傻瓜”种法。而他们是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大众市场的需求,从而进行不同的改良。
赵安芙的内部人员细则主要是对收购价格的奖励机制,分为五个档次,开始都是第一个档次,然后每年收购进行评优,优秀的上一个档次,及格的还在原地,不及格给予机会考察两年。每一个档次所享受的收购价格和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从而直接提升农民的收入,择优。
两人在深圳做完之后,就回到龙现村,将她们的办法给陈应许看。陈应许看完之后,都是同意的,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前不是让我测土吗?我觉得对于那批不愿意做有机的人,我们可以用测土的办法,让他们合理施肥,从而种出最优质的品种。”
季柔给陈应许点了个赞,“行啊哥,你都上路了。”
陈应许:“什么上不上路,就是在帮着思考问题啊。”
季柔又提出自己所说上次拿出一部分资金,对环境的改善。
这点,陈应许和赵安芙看法不一样。
陈应许认为现在这个情况不适合做环境改善,接下来投入大,资金需求大,贸然投入那么多资金,不利于自己本身的发展;但赵安芙却认为,不过就是每年的一部分资金,花不了多少钱的,再说村子里好看点,自己住着也舒服些。
季柔最终妥协,如果这一期还能做得较好,那就做,否则,就跟陈应许所说的,自己资金都不够用,投入那边,根本没有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