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戈仲都会带兵过来,合兵一处便可一战,她指着旁边的山问:“这座山虽然不算太高,但至少有地利优势,而且看上去饮水及猎物都有,不如驻守此处。”
时候不长,有斥候来报:“此山正是岌山。”
岌山?荀灌娘一愣,她前段日子始终跟随石凡,自然知道岌山是什么所在。东山阁的大本营就是此处,不过前不久被麻杆、胡饼带人给烧了。
又有斥候来报,远处已经看到敌军身影。两人不再迟疑,当即命令军队入山登顶,然后筑造临时工事。
……
赵妮所料不错,追击的大军两万多人,除了留了些守卫城池的,琅琊王司马睿与长史王导选择倾巢而出,他们千方百计要吞掉这块肥肉。
王导早已给司马睿分析过,荆国军最想打的肯定是西路,但是又不能置东路的乱势而不顾,最有可能的是斜刺里杀向后方,然后逼迫皇帝司马遹妥协,他再集中精力猛扑西路,很可能拿下洛京城。
当时,司马睿还不太信,石凡夺洛京城做什么,他想做皇帝吗?
王导摇头,石凡这几年的动作很容易看懂,他在一步步的瓦解司马家的皇权,采取的是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勾当,甚至终于可以称王了,他也不愿意自己做,而是抬出父亲石崇。就这样一个人,他不会称皇帝,但是可能将洛京做成普通的城池,什么龙兴之地,什么帝国权威,他会统统予以蔑视。
司马睿还是不解,他将皇权踩到地上,再踏上几脚。那么将来呢,他若
是成功了,不还是得称帝?
王导隐隐觉得,石凡哪怕称帝,与现在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权力上,他看似在荆国几乎说一不二,但那是在对的情况下。实际上,他的权力受到了挺大的制约,律法完全独立在行政之外,元老会可以否则他的提议,公民及媒体又在行使监督权,石凡是他们的领路人,却不显得高高在上。
这个疑惑要解开好难,王导看着司马睿,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问:“殿下觉得,石浩然的政见如何?”
司马睿道:“虽不循古制,却自有他可取之处。”
王导点点头,慎重其事的说:“我观司马宗亲,唯有殿下可与石浩然媲美!”
这是什么意思?两人平时没少交流,司马睿道:“无奈石浩然抢了先机,司马家江山破落如此,本王即便奋起直追,恐怕已经拍马不及。”
“殿下!莫要灰心丧气,局势千变万化,这次二帝同讨石浩然,正是我们奋起的绝佳机会。”
早先,王导建议司马睿讨了运送粮草的差事,手底下有兵有粮,再加上五千王府侍卫,以及豢养的王府门客,在王导看来,这等乱局之中,正是他们起势的时刻。王导分析,要想成功,殿下必须先成为天下之望,让各地大族认为殿下才是司马家的真命天子,所以说声望是必须积攒出来的。
之所以要做个运粮官,王导的意图便是制造巨大的反差,你们前线毫无进展,甚至被打得灰头土脸,但真正与石凡交手的机会在我这,我借着运送粮草的机会,结果大败敌军,甚至还能抓获对方主将,让天底下的英雄都看看,谁才是司马家最牛掰的。
果不其然,在收拢大军之后,攻城的军队来了,没有走他们设下重重埋伏的陆路,而是出现在沂河的对面。当时王导便料定
,他们可能会知难而退,但是又不好明确说要走,很可能借着夜色偷偷调整,然后留下些许人手制造假相。
司马睿很服气,王导所作的论述,完全符合后来的战事发展,他果断捅破对方的谎言,排除百余条船几千人强攻,然后建议司马睿亲统大军追击,不管你跑多远,也不管你是谁,休想从轻易逃脱,不死也得脱层皮。
而东海,早已是一座空城,这也是王导的谋划,你想轻易攻克城池,那么好,让你跑趟路而已,一粒粮草不会给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