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西晋第一纨绔> 第263章、绕道颍川要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绕道颍川要地(2 / 3)

州那么简单,而应该以天下为己任。纵观汉末以来,成就帝王之业的必得世家大族青睐,颍川有什么?大家可曾知晓?”

见有的人点头,有的人还是迷茫,岐盛不无自得的介绍道:“前朝魏武帝称霸,与颍川氏族的鼎力支持不无关联,郭奉孝(郭嘉)、荀氏兄弟(荀彧、荀攸)、陈长文(陈群)均来自此处。现在我们说八大世族,那时候大魏国是四大家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剩下两家在颍川,分别是荀氏与陈氏,郎君何不借机拜访之。”

许彪问道:“军情紧急,郎君要想拜访名流,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在此时呢?”

岐盛问:“彪子,你有没有仔细看军报?”

许彪还一头雾水呢,石凡想起来了,“你是说荀崧?”

荀崧在雍州时是梁王司马彤的部将,后来司马彤死了石凡掌权,荀崧作为属下参与平叛齐万年。再后来,石凡在函谷关前放了荀崧、司马瞟、赵建等人,荀崧到荆州后投奔刘弘,做了他帐下大将。

石凡明白了,岐盛想的还是离间之计,他此次去颍川的目的是劝降荀崧。更确切一点说,拉拢颍川荀氏为自己的盟友,荀崧自然不能站在家族的对立面,如此对刘弘军便可以不战而胜之。

至于颍川陈氏、颍川庾氏等大族,以

及汝南郡的袁氏,石凡顺道拜访,最好是拉拢到同一条战线。有这几大家族的支持很重要,石凡的目标可不仅限于荆州,而是更为宽广的地方。

……

王澄在城头宴饮,这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因为他也是第一次发现,襄阳城下的风景如此瑰丽,远处山连着山,近处碧波万顷,好一处闲情逸致的所在。

阮修与胡母辅之在侧,他俩看起来兴致也不错,阮修还当众赋诗一首,胡母辅之拿出佩剑,在酒席前舞剑助兴。

只有谢鲲有些看不下去,见阮修还在写诗,故意揶揄了一句,“你写的虽好,但能否与此句相比?听着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话一出,大家兴致立减,他们都知道,这句诗是石凡在一本书里提到的。石凡自从去年开办了金谷书局,几乎每月都会推出一本自己写的书,里面常有惊人的观点或者诗句,并借助书局让众人看到,此举给他带来更为广泛的声望。

石凡写的东西,谢鲲在此场合提起,明显的让大家败兴。要知道,除了舞蹈宴饮,以及每隔三日的玄谈,他们谈论最多的是城外虎视眈眈的敌人。听说石凡还没来,城外来的是他父亲石崇,此人两次做过荆州刺史,在襄阳附近颇有根基。

见众人注意力被拉回来一些,谢鲲说道:“平子,诸位,大敌当前,我等怎有如此雅兴?”

谢鲲的愤然指责,让其中一些人有些羞愧,另有一些不太在乎。羞愧的还好一些,他们只是陪着刺史贪玩。那些不在乎的多是当地世族,王澄是刺史他们是座上客,王澄走了换个人,他们一样风光自在,管你当官的是谁?

王澄见众人难堪,只好说道:“幼舆此言震耳发聩,又是

出自公心,无可指摘,襄阳城的防务还要多靠你。好在襄阳城坚,我不信石季伦能坐船攻上五丈高的城墙,大家且先饮着,从明日起全军备战,任何人不得饮酒欢舞。”

众人听令,谢鲲心中稍安,但是看到众人又恢复刚才的轻佻模样,他负气起身。自问他自己也是个喜欢声色犬马的人,但是还要区分什么时候,谢鲲不会在敌人攻到城下之际寻欢作乐,这一点是肯定的。

谢鲲没想到天下变化如此之快,他年纪尚幼,比石凡、王澄等还要小个一两岁,他与渤海石家的石超同岁,去年离家去了洛京,与琅琊王家的王澄等成为至交好友,被大名士王衍看中视为大晋国的青年才俊。

在繁华的洛阳城,谢鲲错以为是个盛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好几次大的动乱。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