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堂堂一个殿前都指挥使、太尉竟然被一群贼寇给活捉了去,这也实在是太丢大宋朝的脸面了。
赵佶铁青着脸,“起驾回宫,把蔡京、蔡攸、蔡鞗叫来议事。”
张迪连忙替赵佶掀开了珠帘让赵佶出去。
赵佶刚走了几步,回身指着跟在后面的童贯,“童贯,你也来一起议一议。”
童贯忙道:“老臣尊旨。”
一行人回到宫里时,蔡家父子三人已经到了,正等着赵佶。
三个行了君臣大礼之后,赵佶赐了座,把几个一旁侍候的小太监赶了出去,把军报给蔡京三人看了一遍。
蔡攸看了军报之后,起身拱手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赵佶看了他一眼,“说吧。”
蔡攸冷冷地扫了坐在对面的童贯一眼,昂然道:“皇上,臣以为此次兵败和上次一样,皆属主帅统兵无能,指挥不力,致此大败,微臣斗胆请皇上再给我二十万精兵,薇臣倒想去和那晁盖、宋江等梁山草寇斗上一斗。”
蔡攸这话一出口,童贯弄了个大红脸。
蔡京低喝道:“无知小儿,口出狂言,童大人和高太尉都是一员大员岂是你一个三品的小官随便议论的,还不给我退下!”
蔡攸并没退下,而是声音更大了,“父亲,你在家是我父亲,你让儿退下,儿自当从命,可是这里是朝堂,议的是国家大事,不是家事,而且皇上也要听真话了解实情,所以,儿,万难从命。”
赵佶冷冷地看了蔡攸一眼,问道:“蔡攸,我来问你,我们大宋朝有多少精兵呀?”
蔡攸得意地答道:“回皇上的话,我大宋朝共有步骑各部精兵一百四十万。”
赵佶点了点头,“那你知道我大宋朝四周边防用了多少兵吗?”
“约八十余万。”
赵佶站了起来,“很好,现在西夏、辽、金等番邦对我大宋朝虎视眈眈,多少侵入骚扰,这八十万是不能动的,那你再说说东西南北四京的禁军护卫是多少人呀?”
蔡攸想了想,答道:“号称八十万,实际上是四十万。”
赵佶看了蔡攸一眼,“除了这些兵,还剩下多少呀?”
“二十余万。”
赵佶点了点头,扫了童贯一眼,“上次童贯统兵十万,损失大半,这次高俅又带去十万,估计又是损失大半……”
突然赵佶提高了声音,“你一张口就向朕要二十万,朕倒要问问你,你是不是想把护卫朕的禁军也一起调去归你使用呀?”
蔡攸一听这话,顿时慌了,忙跪地叩头,“微臣并无调用禁军之意。”
赵佶怒视着他,“你没有调用禁军之意,那朕倒要请教你了,你这二十万兵要朕从哪里给你弄呀?”
蔡攸以头碰地,“微臣死罪,请皇上降旨责罚。”
蔡京和蔡鞗也跪下来替蔡攸请罪。
赵佶没好气地吼了一声,“都起来吧,要是下跪能弄来二十万兵,能剿灭这些贼寇,朕和你们一直跪!”
蔡家父子三人瑟瑟发抖,不敢起来。
一旁的张迪小声说:“三位蔡大人,既然皇上让你们起来,你们就起来吧。”上前搀起蔡京,蔡攸和蔡鞗也跟着起来,不敢再坐了,侍立一旁。
童贯站了起来,拱手道:“皇上,老臣有事要奏。“
赵佶气哼哼地看了他一眼,“说吧。”
“皇上,老臣以为,且不说现在的兵员不够再行讨伐,即便是兵员够,现在高太尉在梁山贼寇之手,如果我们再贸然进兵讨伐,恐怕对高太尉的安危不利,所以,老臣的意见暂缓讨伐……”
蔡京插话道:“童大人,容老夫问一句,这些梁山贼寇两次大败朝廷大军,定然获得了无数军马,战船器械,势力一定是越来越大,难道我们眼看着他们慢慢作大,对抗朝廷?”
童贯断然道:“当然不是,老臣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