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忽悠到人才,李寿也不管男女的诗,全通吃。
这首悟道诗虽没有六祖那首出名,写得也非常不错。
这帮文人倒也讲信用,跟着李寿下山,直到来到军营门前,大家才停住脚步。
高渐离问:“你到底是何人?”
一共有六十三人,一路来,李寿已将他们认识。
这个高渐离的身份很不错,是皇亲,高桓文隔了几辈的堂叔。
刚才第一个要当和尚的壮年男,身份更不错,是高桓文的堂哥。
高句丽这些高氏皇族,在这一辈算是完了。
没一个有本事,就算醉心于学问的人,也没什么本事。
李寿懒得在这里废话:“你们不是说过,上刀山下火海也陪我?”
一个叫陆文修的壮年男说:“军营又如何?你要去,我们陪你就是。”
李寿将这帮人招呼到一间大厅,他出去转了一圈,将假面具去掉。头发服装没换,全呆住。
“你是李、越王?”
“不错,我就是李寿。”李寿带着几个保镖坐上主位:
“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高句丽的未来,我们先不谈这些。你们刚才辩论的民与国,我很有兴趣。我对惠能大师的观点并不认同,当然,并不是我就一定对,只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文人的胆子,有时比武将更大。
阵阵冷哼声四起,这帮人的三师兄陆文修说:
“好大的口气,别以为你会作几首诗,就能空目一切。你倒说说,大师的观点有何不对?”
“大师只是以佛理来说事,我并不认为佛理都正确,或者说都适合于我们。如果真如此,天下只怕遍地都是和尚,大家以为如何?”
大家无语了,有几人的嘴动了动,可能认为李寿说得有道理,没接话。
李寿继续:“有民才有君、才有国。显然,民比君国都重要。当民和国两者产生冲突时,应该取其重要。没有了国,那就重新建国。要是没有了民,什么都没了。”
这话让高渐离很恼火:
“说得好听,你还不是想让唐国统治大家。你唐国要是换成现在的高句丽,我看你还能说出这种话?”
这帮人已无法反驳了,拿现实来说事。李寿不得不继续虚伪:
“我唐国要是到这份上,说明已经被人民抛弃。一个被人民抛弃的王朝,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大家再一次无言以对,李寿继续:
“世间上的所有东西都不可能永恒,坏了就得换新的,国也一样。对一个昏庸残暴的王朝效忠,就是对百姓最大的伤害。”
李寿忽悠得口干舌燥,终于,刚才辩论的胜者宋百泉激动回应:
“殿下说得不错,既然已无可救药,何不另换新天?殿下招我们来此,不只是说这些事吧?”
李寿对这个宋百泉很欣赏,最主要是对方的思想,很符合他的想法。
“的确如宋公子所言,不只是说这些。大家都是饱学之士,我希望大家能放弃成见,投入到管理中来。为了这里的百姓,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出一个比以前更好的高句丽。”
……
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护着不少马车和推车,冒雨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前行。
不说这些身穿唐军服的护卫,前面三辆马车,就很吸引大家的目光。
这些马车比普通马车更大更豪华,坐在马车中的人,更是金贵无比。
从第一辆马车中,探出一个小脑袋。
“嫂嫂,你们快看,前面有一大群人,她们是不是来接我们的?”
说话之人,是激动异常的李明玉。
这辆马车坐着柳风铃、翟青鸾和大唐最小的三位公主、李明达、李明雪和李明玉。
事情还得从广州说起,李世民虽然坐上大船,仍不同意她们去扶桑。
这么多公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