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投和俘虏的靺鞨军将领,一共有一百一十人。
为了让那克隆能解决大麻烦,李寿让那克隆带走一半人。
李寿如此信任这些靺鞨兵将,让许多人都很不解。
第二天,薛礼的兵马到来。
薛礼的三万兵马,现在只剩下两万二千人。
加上劝降的人,他们已不止三万。其它人被安排各地守城,没能一起来。
现在高句丽的东部,已完全被唐军拿下。
即将进军高句丽的中心地带,李寿将金庚信那支部队也召来,准备一鼓作气解决掉高句丽。
靺鞨新军的事,李寿已交给薛礼和那些降将。这天中午,他来到一个地方。
……
世间的苦难太多,寺庙在哪里都不少。
在国内城一座小山头,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庙。
这里香客云集,就连在后院和尚居住的地方,也有不少俗家人进出。
李寿随林子祥来到后山一座大院,有些惊讶。
这座院中只有一座六角塔,塔高三层,最下面层直径起码有二十多米。
林子祥看着塔上的几个字:
“这论道塔,是二十几年前,惠能大师在各地筹集善银所修。大师这些年,几乎都住这里。第一层是大师教授、论道之所。第二层大家静心冥想之所。第三层是大师闭关之所。”
李寿感觉很新鲜,这三个所谓的上国三师,一个比一个会玩。
惠能是个和尚,搞座塔来不但养老,还兼教徒、休息为一体,看来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门口的两个和尚认识林子祥,他们顺利进入里面。
让李寿有些发呆,里面不像教室,有点像玄幻高人的修练室。
最外面有五圈蒲团。已有大半被人占据。
一个个盘腿而坐,样子很专心。他们到来,也没多少人看一眼。
中间还有个五米直径的木台,高两米,上面正有两个年青人相对而坐。
一个瘦高的年青人正在开讲: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以民为贵,国当次之。以民为本,破后而立,何错之有?”
李寿一脑袋痛,他最不喜欢听这些调调。
还以为一进来就能开始忽悠惠能,居然是两个年青人在打嘴仗。
另一个稍胖的年青人脸上写满不赞同:
“国为人伦之本,岂是民可比?国都没了,一切皆是空谈。没想到百泉兄也是趋炎附势之辈。”
叫百泉的年青人问:“至年兄的意思,没有了国,就万事皆休?那每朝灭亡后,活着的人又算什么?我们的祖上也并非全是高句丽之人,在高句丽建国时,后来的人,包括我们,都成了空谈?”
李寿总算明白他们争的是什么了,兴趣大起。
至年被说哑声,很干脆下台,在一个位置坐下。
另一个身材较高的壮年上台,坐上至年的位置。
百泉的口才很不错,连挑三人。
最后上来一个牙齿都没几颗的老和尚:
“百泉站在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至年他们站在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大家都没有错。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也各不相同。世事本无对错,庸人自扰之。”
老和尚说完,不忘合掌念了句阿弥陀佛。林子祥对李寿说:
“李公子,他就是惠能大师。”
李寿这个半桶水,被惠能这番话说呆,不知不觉念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李寿抄袭完,将这塔中的目光,全引到他身上。
全被李寿震呆,惠能暂时陷入佛海中。
一群俗家弟子很快清醒过来,一个壮年男子大赞:
“好诗,蕴含至深佛理。菩提若是无树,只存留于心中。明镜无台,人如镜花水月,合四无相之意。天地间什么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