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粉饰,不卖弄,难在能够自由而有准确的去实现一个人的内心的真实的处境。”
“我们在看苏轼先生的书法作品的时候,能够从中看到先生的坦诚,直率。”
“而且《寒食帖》这部作品,更像是苏东坡先生写给自己看的作品,因为其中的一些文字,比如说写错了等等,先生就比较率性的在上面做一些记号。”
“所以,通过这个细节,我们更能够看出来先生的真性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见字如见人,一个人的字怎么样,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微微的停顿了一下之后,林江继续说道。
“在十八年之后,这一副《寒食帖》辗转到了黄庭坚先生的手中,他挥笔写下了先前孙老已经提到了的题跋。”
“意思就是说,苏轼先生的这首词和李太白非常的相似,但是又「犹恐太白未到处」。”
“说的通俗易懂一些的话,可以说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褒扬了。”
“而且,黄庭坚先生认为这副《寒食帖》,是苏东坡先生写的最好的一个作品,再写也未必能够写的出来。”
“黄庭坚先生的题跋,论语精当,书法绝妙,和苏东坡先生的《寒食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珠联璧合!”
“记得当时黄庭坚和苏轼先生开玩笑,说他的字一个个的扁扁的,就像是被石头压住的蛤蟆似的。”
“如果仔细观察黄庭坚先生的作品的话,会发现,先生在写大字的时候,时常会有一个大竖。”
“于是,苏轼先生就非常诙谐的回答,说黄庭坚的字,就像是树梢挂蛇,有的时候拉长拉的不好,就像是一条死蛇挂在哪里一般,没有生命。”
听着林江所讲述的黄庭坚和苏轼先生两个人对彼此的评价,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完全是充当吃瓜群众。
“这是我们能听到的东西吗?”
“这完全是两个大佬之间的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