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下半月为第二回合。
辛筝还是没去干正业,继续在为公卿贵族们家族内的藏污纳垢努力,并且她的努力更上一层楼了。
她把牵扯在丑闻里的贵族抓了起来,进行公审。
君离有点担心辛筝会不会玩火自焚,大老远跑回去看了公审,对辛筝的担心仍旧在,但心里的火也一个劲的往上窜。
辛筝只审了三个人,全都审一遍,哪怕是天天审,她未来一年也不用干别的了,因而只是抓了几个典型。
公审的地点在市,前不久处死了盗趾的地方,能容纳很多人,贵贱皆可来围观。
第一个案例。
被抓的贵族的丑闻是个男女通吃的,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很多贵族都是美姬娈童左拥右抱,虽违了阴阳和合之道而被认为是丑闻,却也达不到典型的地步。
他之所以成为典型在于这人喜欢的娈童是年纪小,又生得貌若好女的类型,而他的一个从妾给他生的儿子恰好生得仿佛女子般秀美。
一次酒后,禽兽把将庶子给强了,被从妾发现后失手将从妾给杀了。因为死的只是一个妾,这事很快便被遮掩了过去,至于庶子,许是食髓知味,庶子从那以后便成了他的娈童。
这是个硬茬。
辛筝才念完罪行,这只禽兽便毫无羞愧之情的与辛筝争辩了起来,觉得辛筝就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别人的家事关她鸟事。
辛筝直接把证人证据甩他脸上,认不认。
罪证确凿,认不认有区别?
没区别。
但禽兽被无罪释放了。
禽兽为自己辩护,妾通买卖,他打杀了犯了什么法?
辛筝无法反驳。
妾说白了就是高级点的奴隶,但再高级也是奴隶,奴隶主打杀奴隶又没碍着谁,不论是以礼法还是帝国如今的主流道德,奴隶主将奴隶杀着完都没毛病,男人对从妾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是没毛病的。
盗趾死后王本来要颁发王令,帝国以后不能随意打杀奴隶,但盗趾死的时候来了那么一段即兴发言,再颁布这样的政策不是告诉天下人,他们是怕了这些贱奴向贱奴低头吗?
帝国的颜面何存?
王本来都写好了的王令就这么被活生生摁了回去。
辛筝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通议事殿的公卿与诸侯们,面无表情的听着禽兽的滔滔雄辩。
杀从妾没碍着谁,属于处置私人财产。
对庶子的控诉,禽兽更加理直气壮,老子生了你,老子有权力对你进行任何处置。
充满仇恨的少年祈求的看向辛筝。
辛筝不负所望,和禽兽辩论了起来,最终败北。
元洲各个智慧物种中人族是最重视孝道的。
不重视不行,龙伯就算了,那社会形态,只要不是部族死光了,都不用担心养老问题。
羽族更不用说,寿命超长,一个羽族若是寿终正寝,死的时候连第十代子孙都能看到,子孙多到很难全记住,哪怕是第二代的子嗣,虽然记得住,但....两代人之间也就差个几百岁,却要因为孝道而绑在一块几千年,这确定是孝而非对双方的折磨?
靖族,焦饶国灭亡了几千年,当年是什么社会形态,鬼知道。
人族在孝这方面是走得最远的,稚童必须依靠父母的照顾才能长大,而父母年老之后也必须依赖子女的抚养。
然而,人与人之间是缺乏信任的,至少人族自己心里门清,靠子女的良心,自己的晚年就别指望过得好。因而有了孝文化,用道德和舆论来解决信任问题,子女有没有良心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道德与舆论会让他们不敢不赡养父母。
孝本身的诞生是合理的,但凡事过犹不及。
孝道发展得过了头的结果便是世人都认可一件事:孩子是父母的私人财产。
父母可以卖掉孩子,甚至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