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除夕日午时。
临安城银装素裹,一位稀客造访了刑部侍郎赵煜的府邸。
赵煜听到小厮的来报,也是吃了一惊,一手抄起木施上的大氅,还未披好就走出了暖阁。
快速来到府门的时候,周三畏已经下了马车。
他身着暗褐色直裰,看上去皱皱巴巴,原本斯文清秀的脸上,此时的神情有些萎靡。
白雪落满他的肩头和黑发,他也浑然未觉。
赵煜迎上去,“周少卿大驾光临,赵某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周三畏摇摇头,让他免去那些客套,径自上前拉住他的手,拍着手背。
两手相触,传来阵阵寒凉,中和了暖阁里浸染的暖意。
赵煜有些意外,自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得秦桧的授意,把岳飞将军投入大理寺之后,大理寺与刑部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作为老熟人,赵煜几次拿耳闻之言试探,这位耿直老友总是三缄其口。
如今岳飞将军之事在某些人看来已“尘埃落定”,缘何这位少卿大人成了失魂落魄的模样!
“快快,正仲,里面请!”
正仲是周三畏的字,二人私底下皆以字相称。
两人并肩穿过跨进月门,沿着小道,拐进长廊,直奔暖阁方向。
偌大暖阁内一水的黄花梨木装饰,门上的挂落飞罩古朴幽雅,里头焚着香,暖意融融。
赵侍郎用铁钩挑起暖炉上的炉盖,示意候在一旁小厮重新烧水续茶。
周三畏落座后,双手捧着茶碗,并没有急着入口。
他静静看着,漆白色茶盏中茶汤清澈,几片茶尖浮浮沉沉,最终在腾腾香气中沉于碗底,归于平静。
随后放下手中的茶碗,道:“赵老弟,岳将军一事,我原有些话要与你讲明……如今恐你已知晓!”
南宋150多年的历史中,官员数量之大,令人咂舌,不熟悉某个官也在情理之中。
就比如周三畏其人,说起来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提起他祖上的周敦颐,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品质高洁的北宋文理学家之后,时任大理寺少卿,岳飞将军此案,他亦是参与者,并且担任当时的副审官。
此时的周三畏将自己陷入宽椅软垫中,面色凝重地从怀中掏出半张字签。
赵煜亲自上前接过,扫了一眼,一脸狐疑地望向他。
“正仲,你这又是何苦?就算秦党再猖獗,我等亦能在这辇毂之下,谋差就职……为民请命!”
大理寺与刑部均掌管刑案,大理寺主管审判,刑部负责复核。
二人多有交集,为人秉性互相之间也颇为熟悉。
但是一夜之间,能让大理寺少卿颓然至极的事,必定透着蹊跷。
再详读那张字签,是周三畏的笔迹无疑,可惜的是只有半张!
这份如同请辞信的字签,全文是这样的:
“飞忠义可兴日月,精忠可以注鬼神,威命难为,而人言可畏,功名易弃,而清漏难欺,思之再三,志不可夺。”
天下皆知,岳飞将军忠义无双,其心其德日月可鉴,鬼神俱惊!连狂妄的金军都闻之丧胆!
可惜,圣意难以捉摸,人言亦不可左右,功名利禄皆可抛却,然而存心构陷,他周三畏哪里做得出来!
时年39岁的周三畏,与岳飞同岁,亦与自己同岁。
不知是否出于这个原因,赵煜从周少卿身上看到了岳将军的气节。
“奸相只手遮天,还命我构陷岳将军,我只管回他:枉法以害忠良,博好官而甘唾骂,吾忍为乎哉!”
“赵兄,你倒是说说,这官尚可做得?”
周三畏欠身,端起茶碗,一饮而尽,仿佛饮得快些,就能冲去胸中的那股愤懑之气般。
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