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人间道(2 / 3)

小公子良善,反过来劝他:

“小公子不必忧心,如今是太平年景,洛阳更是富庶之地,沿街并无饿死冻死之事。此外城中有些懒汉,名为乞讨,实则大鱼大肉,还不事劳作,日子过得可比普通人还舒坦。”

郁离听了这番话,目光顺着城墙根望去。确有些体格健壮的懒汉,瞧上去满脸油光不像是食不果腹的;可是不乏年迈或年幼的乞儿混杂其中,缩在墙角根下,瞧着衣不蔽体、骨瘦如柴。

或许不至于顷刻间就冻死饿死,却怎么也不像是衣食无缺的模样。偶尔有一两个朝粥摊这边望过来,渴望的眼神仿佛在盼着收摊的时候,粥桶上或许能刮些米汤下来。

郁离定定地站着,粥摊主人的话在心上过了几遍,忽然就懂了话中之意。

同样是沿街乞讨,所得也有不同。有些个惫懒的走街串巷,三五结群撒泼打诨,那等小本经营的店家说不定还得拿出些好饭好菜打发他们走。而那些个腿脚不便势单力孤的老幼,即便得了好心人施舍的衣食,可能一转身就保不住了,被哄抢一空。

粥摊主人感慨完,抬头去瞧那少年,默默无语却仿佛当真在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伤心,一时间善念大发,叹道:

“罢了,这日里这粥瞧着卖不出去了,且推到善堂去吧。”

城中有善堂,是官府在操持,不是闹饥荒的年景,每月只有十五会布粥,今儿不是正日子。他把粥摊推过去,摆在善堂门口,当作是官府施粥便是了。

郁离霍然转过头来,已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凝声道:

“那我为大叔推车。”

刚扶上推车的木制把手,横地里伸过来一只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本是握剑的手,搭在了车把上,似不经意间,手掌略略覆住了少年的手。

车轱辘向前滚着,一路无话。

深山藏古刹。

虽说是得老丈指明了无名寺的位置,但翻山越岭,走出了不知几十里地,还未曾寻到。

沿途路过祈雨的祭台,布满灰尘,无人擦拭。

郁离无心地一瞥,若有所思道:

“曾听闻某地祷告求雨,三年不应。可知神仙不见得是普度众生的心肠。”

流水潺潺,静默以和。

“可这世间,仍然人人想要得道,妄图飞升。哪怕人间饿殍遍野,也不得他们一顾。”

少年缓缓道来,无悲无喜,侧脸望上去秀丽庄严,竟有几分悲天悯人的神采。

“神仙救不得这世间苦难,飞升又有何用?”

快到中午,日照当空。

纵然山路林荫茂密,难消暑气。郁离坐在山涧中间的一块大青石上,溪流潺潺从足下过。

听着师兄在耳畔询问,不如还是御剑?他百无聊赖地转眸望去,瞧见不远处有位僧人在汲水。

郁离几乎想从石上跳起身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到那僧人转身担水离去,拉着师兄的衣袂问:

“像不像?是不是和宋家姑娘画的那人有九分相似?”余下那一分,是秃了头。

殷念秋垂眸,看着师弟拉住衣衫的手指,再侧头瞧了一眼站在师弟另一边的大师兄,柔和地应了一声,实则根本未曾去瞧那和尚。

跟随那僧侣,寻去不出二里地,就瞧见了一座庙宇。瞧着里里外外都翻新过,就连“无名寺”三个字也是御笔亲题,黄金打造而成的牌匾。

寺院门前不见知客僧,只有一个小和尚在扫地。

听三人说要造访寺内的僧人,眼皮都没抬地回了一句“候着吧,自会有人通传”,然后扫着地缓缓到墙里头去了。

这一候就是一株香的时间,寺内隐约传来敲钟声、诵经声,却未见有半个人影出入。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还是先前那位小和尚,又扫着地从门那头过来了。

萧忆枫瞧见了,提声道:“不知贵寺今日是否见客?还望小师父代为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