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一家人强忍着不去得瑟,可是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如果是牺牲民兵的家门口,则会有一个红色的标牌,证明这家人有家庭成员在保卫南中县的战斗中牺牲。无论是军属还是烈属,都会得到各方面的照顾。这些照顾对于关系紧密的老南中县百姓来说是一种荣耀,而对于那些定居南中县时间不长的人来说,则是实打实的利益。无论以后如何,这个时候,门框上的牌子,就注明了这家人的与众不同。而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门框上都会钉上牌子,而那些没有牌子的家庭就会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了。
第一炮灰大队有战斗总结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从最初就要求的,每个人汇报战果,必须附带战斗过程的描述。指挥员以此来改进战斗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也是第一炮灰大队成长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因为这个特殊的要求,第一炮灰大队没有冒领的情况。都是本乡本土,相互熟悉的人,谁也丢不起那个脸,这跟能力无关,跟家风、民风有关。罗队第一次不是也挂零了吗?所以,没战果不丢人,你无法确定的时候,也不丢人,丢人的是你报出了战果,可是描述的时候,却对不上。这就是抢兄弟的劳动果实,甚至是抢死去兄弟的劳动果实,那是要被戳脊梁的,是要被开除的,是要让家人抬不起头来的。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战斗中,这会造成队友的误判,会死人的。而且这个本事,似乎并不难,只要在战斗中注意力集中,大家甚至能互相说出身边人的战果来历。也因此,第一大队的战后总结效果非常显著,大家会一起议论当时的场景,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队友怎么做的。自己的失误,队友的失误,相互的误判,这种在配合上默契度的快速成长,极大的弥补了他们个人战斗力的不足。
到后来,年轻的小伙们都主动记住身边人的战斗过程,因为他们要给那些牺牲的兄弟们报战果。“兄弟,不仅仅是挂在嘴边,或者用来拍肩膀的,而是用来记住的。”这是罗队在夜袭之战后,为死去兄弟报战果的时候说的。当时跟屁虫张进宽说出了乔云喜的战果来历,罗队拍着张进宽的肩膀夸奖了他。炮灰们信任罗队,也是因为罗队能够记住他们,而以郝队副为首的外地孙子,再聪明,他们也比不上罗队这点。他们也因为罗队这个优点而服气,并且都跟着罗队学,这也是让本地孙子接受他们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开始把自己当兄弟,所以,自己也该把他们当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