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那对老夫妻的想法是一样的,觉得这家的儿子应该配一个精明一点的儿媳妇,这样一来,他家的财产才能顺顺利利的传到孙子手里面去。
但她也知道这样精明能干又人品好的姑娘其实难寻。
因为这样的姑娘未免会有些自视甚高,她们虽然未必会有什么坏心思,但若是夫婿太过蠢笨,她们可能也看不上这样的夫婿。
这女人呀,一看不上男人,就会出问题。
正是因为知道这家的婚事难寻,如刘娘子这样的人也不会自己找上门帮他家说亲。
但这回遇到的什么陈姑娘又不一样了。
刘娘子觉得这位陈姑娘既然能主动提出离开恒王府出来嫁人,那就证明她是打算出来以后好好过日子的。
再有就是,这位陈姑娘能被送到恒王府,就证明她是个聪明的人。
这样又聪明又吃过苦,又愿意好好过日子的人其实正正适合这家的男子。
因为她吃过苦,所以她知道眼前的日子难得。
她知道安稳的日子难得,就会愿意好好的过日子,而不是如有些人那样寻求刺激。
刘娘子上门跟王家这对老夫妻说了陈姑娘的情况后,这对老夫妻对陈姑娘也很满意。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最怕的就是那种觉得自家儿子木讷,不愿意好好跟她过日子的人。
再有就是,这对老夫妻的店铺跟刘娘子家的店铺是挨着的。
所以他们也知道百梨,了解百梨的为人处事。
之前他们还在想,刘娘子的儿子也不是个很精明的人,可人家就是能寻到百梨这样好的姑娘做媳妇。
他儿子还是独子,怎么就寻不到呢?
如今刘娘子过来跟她们说,恒王府又有姑娘要嫁人了,她觉得他家合适便过来寻了他们。
这对老夫妻自然觉得欣喜。
百梨在刘家的表现,让这对老夫妻认为陈姑娘一定也和百梨一样,贤淑又会过日子。
所以纵然刘娘子跟她们说,陈姑娘在教坊司待过一段时间,这对老夫妻也不在意。
“你家小儿媳妇的人品我们是看在眼里的,她既然愿意帮陈姑娘说亲,那就证明这位陈姑娘没有问题。”
王家老夫妻对百梨的认可,让刘娘子觉得极为的熨帖。
她笑眯眯的离开了王家,又跟百梨说了王家老夫妻的态度。
而百梨听完王家的条件后也寻思了起来。
王公子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他不嫖也不堵,为人也老实。
再来就是王家就他一个儿子,家里的老人也不存在偏不偏心的问题。
王家的财产日后肯定会留给王公子的孩子。
而王家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家底也颇为殷实。
王家老夫妻除了这家绸缎铺外,还在京郊置办的有庄子。
光凭这个庄子,就够王家人吃喝了。百梨觉得以陈姑娘的身份,就算是嫁到这样的人家里,也算是沾了自家王妃的光。
她看准了这户人家之后,就去寻了张姑娘,把王家的情况跟张姑娘说了一下。
张姑娘觉得这户人家是不错的。
公婆都已经老了,又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生的又老实。
陈姑娘嫁进去以后就能当家做主了。
反正如果换做是她,她肯定同意这门婚事。
陈姑娘也果然很满意这门婚事,在她看来,男人糊涂一点,笨一点反而是女人的福气。
太过精明的男人都想着攀高枝儿了,又怎么会娶她呢。
她也就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门婚事虽然定了下来,但由于恒王还没有回国都的缘故,婚礼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陈姑娘也不着急,在她看来,她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和恒王府里的宫人打好关系,将来出去了,也算是多了一条门路。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