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户人家是百梨夫家的旧识, 他家是做绸缎生意的,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也算是吃喝不愁。
这家主人年过半百才有了一个独子, 对这唯一的儿子自然百般宠溺。
这家的老爷子看他这儿子长大以后,读书也不成,练武也不成,便想着带着他做生意。
结果他做生意也不成, 不是算账算错了,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客人聊天。
并且他为人也不精明, 店里的小伙计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从也不怀疑别人是不是在骗他。
他老子和老娘都很担心他们要是去了之后,他家的族人或者店里的管事会谋夺他家的财产。
所以他们就想给儿子找一个精明的儿媳妇。
但他的婚事也不顺利。
有的人家虽然家世不错,但家里的女孩也不是很聪明,且那家的老人也并不心疼女儿, 只一味的向着儿子。
这对老夫妻未免担心, 等他们去了之后, 儿子的岳父家见这一对夫妻都不是很精明之后, 起了哄骗他家财产的心思。
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有的人家呢,虽然姑娘很精明,但过于精明了也让这一对老夫妇觉得担心,他们担心这样精明的姑娘会嫌弃他家儿子,等他们老夫妻走后, 儿子的日子会很难过。
如此挑了几年, 老父亲都没有挑到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个时候,百梨从张姑娘那里知道了自家王妃要为陈姑娘寻一门婚事的事情。
她虽然现在已经出府嫁人了,可若是论起对王元元的忠心, 她绝对是可以排到前几的。
既听到了这样的事情,百梨就自觉自己应该为王元元分忧解难。
她也有她的道理。
陈姑娘的身份其实有些尴尬,她的婚事其实不太好找,至少不像张姑娘那么好找。
而她现在生活在市井之家,身边接触的人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
如果陈姑娘没有什么太高的期望的话,她倒是可以为她说一门亲事,不说什么大富吧,倒也可以称的上衣食无忧。
百梨虽然起了这样的心思,但她并没有立刻去找张姑娘说这件事情,而是先问自家婆婆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百梨的婆婆知道百梨是想为王府的人说亲后,立马来了兴趣。
但凡是女人就没有不八卦的,百梨的婆婆也不例外。
她自幼就出身在市井间,如果不是因缘巧合的和百梨结了亲事,她是怎么也没法和王府的人有什么交集的。
并且她对百梨十分的满意,觉得宁要大家妾,不要小家婢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她大儿媳妇也算是不错的了,但和百梨比起来,还是有些小心眼。
如果她们当初不是娶了百梨进门,而是娶了和她大儿媳差不多人家的姑娘,那么她家现在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安宁。
百梨已经如此容忍她那个大儿媳了,她那个大儿媳尚且要三五不时的闹上一番。
那要是娶一个和她大儿媳一样不让人的人,她家只怕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也是因为百梨表现的很优秀,所以百梨的婆婆刘娘子对王府的宫人印象都很好,觉得她们无论怎样都很懂规矩。
虽然百梨也跟她说了,这位陈姑娘之前在教坊司待过一段时间,但刘娘子也不觉得有什么。
她们这些小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姑娘人好,什么都好说。
再说了,宫里的教坊司能是外面那些地方比得了的吗?
刘娘子告诉百梨没有关系,不用担心之后,就开始为陈姑娘寻摸起了合适的人选。
这一寻摸,她就想到了开绸缎铺的这一对老夫妻。
这家家境虽然还不错,但是老夫妻年龄已经大了,家里儿子又不是很聪明,刘娘子是知道这对老夫妻是如何的担忧自己去后儿子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