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当美国第一颗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瘦子"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中试爆成功之后,主持曼哈顿工程的意大利裔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说出了那句引自梵文经典的名言:"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一百二十五年后人们对于核武器的看法。是的,这一次,世界真的面临毁灭的边缘了。
事实上,核武器出现后短短五十多年中,这样的端倪就出现了。东西方阵营均加紧核五器的研发应用,这种核军备竞赛达到的疯狂程度令人发指。50年代末期,阿美利加和苏聯正式掌握了互相保证摧毁(即m.a.d,机制,mutuallyassureddestru,亦称共同毁灭原则)的能力,其后的军备竞赛更是愈加疯狂。据阿美利加在21世纪公开的数字,60年代其拥有的原子武器最高时达3.5万枚;后来罗斯兰联邦解密的数字表示,苏聯的原子武器在1967年居然达到了4万枚!到了80年代,世界上的原子武器多达七万枚,总当量达200亿吨Тnt。这些武器虽然称不上毁灭地球许多次,但也足够毁灭现代人类文明,这不禁令人毛骨悚然。如果这些武器换成美国人的1500万吨级超级原子武器,或者更为出名的3000万吨级"沙皇氰弹",那造成的效果更是难以想象。
不过正如查尔斯·狄更斯的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类在冷战的短短五十年之间,既有不可理喻的疯狂,又有贯彻始终的理智。阿美利加国防部长d·麦克唐纳拉提出相互摧毁机制的原始概念之后,这种可以使对立的两方中一方全面使用核武器,则两方都会被毁灭的机制反而成为了全力避免两大阵营全面冲突的助力,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原子战争的爆发。尽管阿苏领袖在公开场合多有表示相互摧毁的语句,但那更多是双方战略威慑的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嘴炮。此外,两大阵营公开进行的多次原子裁军,如赫玉米时代的《部分禁止合试验条约》、戈地图时代的《削减战略合武器条约》,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这一脆弱而又稳定的平衡。而步入新世纪,这样的战略平衡体系更加牢固:
当人们以为,这样的核平衡将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时代再次显露出诡异的发展轨迹。21世纪20年代末期,随着第三、四代原子武器的大规模应用,原子武器使用的成本更加低廉,而原子战争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再加上20年代后,经济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机对世界秩序的打击,以及方兴未艾的空间开发竞赛,世界局势再度倒退回冷战时期,而这一次,没有人会在乎那脆弱的平衡了。
2025年3月,阿美利加生产的一批新型中子弹服役,很快阿美利加的大部分原子武器便更新升级为该型号中子弹。罗斯兰紧随其后,在2027年宣布3m22"锆石"导弹上安装成功大型冲击波弹,于随后发生的佩列亚斯拉夫利冲突中投入使用。据西佩武装国防军上校维诺尔·卡茨维基忆,"我们都以为,冬夜的晚上,罗斯兰人的轰炸机在基輔上空是不可能投弹的,但我们都错了。我军低效的防空没能拦截住搭载中子弹的巡航氘弹,三公里之内的建筑被夷为平地,蓝色的烟尘中战场上弥漫了不知道多少天……首都基拊就这样洞开在敌人的面前。"这些第三代核武器的改进型在10年后成为各核大国的标准配置武器,甚至大有取代常规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风头。
而赛里斯更胜一筹,2028年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国防科大某研究部门宣布生产出世界上第一颗核同质异能素炸单,解放军火箭军某部?将其列为重点项目。赛里斯率先走进了第四代核武器的门槛。比较落后的英法两国则只能满足于联合开发的小型中子弹武器,但在30年代,伴随着本土伊斯兰武装的节节胜利,西欧的原子武器列装陷入停滞。阿美利加人不惜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