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礼太过。想那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长为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刘备对关羽说道:“不然。二弟熟读《春秋》,其不知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我欲见大贤?”
张飞对刘备说道:“大哥此言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大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刘备叱责张飞:“你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子义去。”
张飞对刘备说道:“既两位哥哥和四弟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刘备对张飞说道:“你若同往,不可失礼。”
张飞应诺了。
于是,他们三人乘马前往隆中。
离草庐半里之外,刘备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刘备连忙施礼,问道:“令兄在庄否?”
诸葛均回答道:“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
“多谢。”刘备说道。
说罢。
诸葛均便飘然自去。
刘备叹道:“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
张飞说道:“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刘备对张飞说道:“每个人各有事,岂可相强。”
然后,他们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
刘备问那童子:“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那童子对刘备说道:“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刘备对那童子说道:“既如此,且休通报。”
然后,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和罗技三人,只在门首等着。他徐步而入,见诸葛亮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他拱立于阶下。
半晌,诸葛亮未醒。关羽、张飞和罗技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刘备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对关羽和罗技说道:“这先生如何傲慢。大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关羽和罗技再三劝住。
刘备仍命关羽、张飞和罗技出门外等候。他望堂上时,见诸葛亮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童子就要报之。
刘备对那童子说道:“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醒。
诸葛亮口吟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吟罢,翻身问童子:“有俗客来否?”
童子回报道:“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诸葛亮听了那童子的回报,便立刻起身,说道:“何不早报,容我更衣相见。”
于是,诸葛亮转入后堂。又半晌,他方整衣冠出迎。
刘备见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刘备下拜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诸葛亮连忙回答道:“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
然后,诸葛亮和刘备就进去了。
在进去之前,刘备就让关羽、张飞和罗技在外面等着自己。他和诸葛亮进入了草堂之中。
草堂内。
刘备和诸葛亮分宾主而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童子献茶。
茶罢,诸葛亮首先说道:“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德操、元直,乃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