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
这时,有一将手上拿着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现在,大战即将开始。
两马相交,只一回合,那将斩崔勇于马下。杨奉乘势掩杀,郭汜的军马大败,退走二十余里。
然后,杨奉乃收军来见天子。现在的他,想要一官半职,也想控制汉献帝。
汉献帝慰谕道:“卿救朕躬,其功不小。”
杨奉顿首拜谢。
汉献帝对杨奉说道:“适斩贼将者何人?”
杨奉便让此将拜于车下,对汉献帝说道:“此人乃河东杨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
汉献帝慰劳之。杨奉保驾至华阴驻跸,将军段煨,具衣服饮膳上献。
当天晚上,天子宿于杨奉营中。
郭汜败了一阵,第二天又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军杀至营前来。徐晃当先出马。郭汜大军八面围来,将天子、杨奉困在垓心。
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有一将带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郭汜的军马。
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汉献帝哭诉前事。
董承对汉献帝说道:“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
汉献帝命人早赴东都。他们连夜驾起,前幸弘农。
郭汜带败军回来,撞着李傕,对李傕说道:“杨奉、董承救驾,往弘农去了。若到了山东,立脚得牢,必然布告天下,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
李傕对郭汜说道:“如今张济兵据长安,未可轻动。我和你乘间合兵一处,至弘农杀了汉帝,平分天下,有何不可!”
郭汜听了李傕的话后,大喜。于是,他们二人合兵,于路劫掠,所过一空。
杨奉、董承得知李傕、郭汜远来,就勒兵回,与郭汜、李傕大战于东涧。
李傕、郭汜二人商议道:“我众敌寡,只可以混战胜之。”
于是,李傕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拥来。杨奉、董承两边死战,保汉献帝和伏皇后车出,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全都抛弃。
郭汜带军入弘农劫掠。董承、杨奉保驾走陕北,李傕、郭汜分兵赶来。
董承、杨奉一面差人与李傕、郭汜讲和,一面密传圣旨前往河东,急召故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三处军兵前来救应。
那李乐也是啸聚山林之贼,如今不得已而召之。三处军马听闻天子赦罪赐官,如何不来。他们拔本营军士,来与董承约会一齐,再取弘农。
此时,李傕、郭汜到过之处,劫掠百姓,老弱者杀之,强壮者充军。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叫“敢死军”,贼势浩大。
李乐军到,会于渭阳。郭汜令军士将衣服物件抛弃于道。李乐军士看见衣服满地,争往取之,队伍尽失。
李傕、郭汜二军,四面混战,李乐军大败。杨奉、董承遮拦不住,保驾北走。背后贼军赶来了。
李乐对汉献帝说道:“事急矣!请天子上马先行。”
汉献帝对李乐说道:“朕不可舍弃百官而去啊!”
众人都哭泣相随。胡才被乱军所杀。董承、杨奉见贼兵追急,请天子弃车驾,步行至黄河岸边。李乐等人寻得一只小舟做渡船。
此时,值天气严寒,汉献帝与伏皇后强扶到岸边。边岸又高,不得下船。后面追兵将到。
杨奉说道:“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天子腰部,放下船去。”
人丛中,国舅伏德挟白绢十数匹到。
伏德对汉献帝等人说道:“我于乱军中拾得此绢,可接连拽辇。”
行军校尉尚弘用绢包裹汉献帝及伏皇后,令众先挂汉献帝往下放之,乃得下船。李乐仗剑立于船头上。伏皇后的兄长伏德和伏皇后下船中。岸上有不得下船者,争扯船缆。然后,李乐尽砍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