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人心大乱。
前线的日军通讯中断,一片混乱,各自为战,看到了友军撤退,认为对方接的到了撤退的命令。于是有的认为撤退,整理部队,向南撤退。
有两个部队的电话还是好的,他们接到了设在绥中县城的指挥部的电话,坚持一个小时,援军就要来到了。这两个部队于是则坚持不撤退,继续死战。
这两只坚持不退的日军也是人心大乱。
要知道,日军里是有部分新兵的。新兵看见了人家逃走,也动了心思,有的甚至跟着走,军官开始杀人,阻止撤退,一时间,阵地的秩序乱了。
到了晚上七点半,太阳西沉。
东北民主联军仍然不休战,从北侧,东侧向日军阵地进攻。西南侧也派出了大批部队准备从南侧把日军包围起来。
日军也看出了对方的意图,把几乎全部能调动的军力都转移到了南侧。如果被包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按照林师长的战法,要准备一支后备队,要在最关键的时候,后备队压上去,这就行了。
预备队是杨靖宇的一万五千人的部队。
预备队埋伏在日军阵地的西部山里。中午进攻开始以后,这一支部队已经在悄悄地接近日军阵地,特战队把山上的观察哨和警卫小部队全部干掉了。
到了下午,部队已经到了日军阵地西侧。他们看着山下激烈战斗的部队,很是羡慕,但是,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准动。
终于,在7点半,命令下达了。
日军阵地西侧打起来十几发信号弹,部队里早就瞄准的火箭弹和步兵炮迫击炮一起发射,山下的日军阵地立刻成了火海,火光照亮了日军阵地,趁着火光,更多的火箭弹迫击炮和步兵炮炮弹砸在日军阵地上。
十几把军号一起吹响,预备队开始冲锋。他们看到日军这里兵力部署的问题,抓住机会,打日军的后背。
日军受到前后夹击,阵脚大乱,一部分日军开始回到西侧,迎击预备队,可惜这里日军人数很少,即便战力再强,也不能在两面夹击之下还能保持顽强的斗志,何况两面进攻的部队都是强大的军队,都有日军害怕的武器。因为日军除了迷信自己的精神战力,更加迷信武器。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对方在从东南方向进攻,准备包抄过来。为了应付这个方向的进攻,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
最要紧的是,他们已经打了一下午了在对方进攻之下,子弹消耗很多,人员消耗很多,而背后来的预备队齐装满员,武器精良,弹药充足。日军一下子就抵挡不住了。
几个日军队伍开始撤退。
一个队伍撤退,其他队伍就不得不撤退了。
日军开始撤退后,预备队发现日军的人数不多,怕不能立功,争先恐后,后退的日军虽然有秩序,毕竟是撤退,伤亡立刻大增。
到了晚上九点,日军全部撤出了阵地。因为绥中已经失守,只好沿着铁路和公路向南撤退。不想这些满洲八路丝毫不放松,一直追击到夜里1点多,坦克补充了柴油,又追了上来。
1942年9月6日早晨,东北联军指挥部已经搬到了绥中县城。
经过一夜的追击,日军退到了山海关。过了关,和前来援助的数千日军汇合在一起,终于站住了脚。
中午,绥中的战果出来了,这一次大战,日军死亡达到四万多人,阵地上找到的日军伤员多达两万人。沿途追击的时候杀伤的日军还没有统计上来,不过,根据追击的部队还有地下党报告,逃过山海关的日军不过一万人,由此可见,沿途应该还有上万人死伤。
几年以来的广播,派人,写书,发传单,对日本的工作终于见效了,这一次,阵地上的日军伤兵并没有和以前一样自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