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汉末龙襄> 第四百二十二章 蒙学计划的开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二章 蒙学计划的开端(1 / 2)

刘虞很快就到了,就隔着一条街道,几步就能过来,听说刘和还在书城那边忽悠人,得过一会才能回来。

“挑选蒙师,才学还在其次,品德为上,这半年,和儿考察了不少人,可入眼的不多。”

听刘虞这话,估计没招到几个。

认真的态度没错,刘襄不会因为这个怪罪刘和,蒙师不可能是个认字的就行,这是教育下一代,是件长久的事情,也是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础,不能掉以轻心,宁可等几年,也不能滥竽充数。

万一招来的是小偷盗匪呢?万一是逃犯呢?万一是别有用心的世家之人呢?

这种人能教出来什么好孩子?

蒙学老师真的能影响孩子的性格。

教育是百年大计,藏在刘襄心里面的科举制度,也是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大事,比书城还要重要,轻忽不得。

“此事不急,刘和所为,乃是正道,吾不会催促。”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和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满脸的兴奋之色,行礼拜见之后,极为高兴的说道:“启禀将军,吾今日招揽到一位大才。”

蒙师需要什么大才?刘襄很疑惑。

“何人让你如此兴奋?”

“北海徐干,徐伟长,十五岁时便能诵文数十万言,今年二十有三,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他已经答应我了,愿意为幼童启蒙,但有个条件,不能离书城太远,他想要在书城读书治学。”

这确实是个大才子,刘襄知道徐干,建安七子之一。

可是,刘和呀,你招蒙学先生都是这个标准的吗?那哪辈子才能招够人啊?

“我也听说过徐伟长的才名,既然他想治学,可以安排在邺县附近,生活所需、配马配车都可以满足,有什么要求,让他尽管提。”

刘襄觉得先留住人再说,徐干是寒门出身,家里不太富裕,答应来当蒙师,估计是想赚点钱,用以支付在邺县生活的开销。

邀请未来的建安七子当蒙师,他总觉得这个行为太奢侈了,就算其他人不如徐干,应该也不会差太多吧?考察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

实在没忍住,就问了一句:“蒙师都是考察的才子?”

刘和一脸怪异的说道:“将军,才子可不好说服,还是降一降要求吧,要是都按照徐伟长这样的才华去招,那这辈子都找不到多少。”

“哈哈哈,一时兴奋,以为都是才子呢,是我贪心不足了。”看样子是自己想偏了,赶紧岔开了话题:“招到多少人了?”

“启禀将军,已招到三十九位,皆是贫寒之人。”

这个速度有点慢,刘襄觉得需要加一加价码。

“这样吧,先将这些蒙师征辟为学士,年俸四十石,从现在就开始给他们发俸禄,以示助学之意,以后招揽的蒙师,都是这个待遇。蒙学建立以后,除了先生的束脩礼,学堂不收取费用。

让那些学士研究一下启蒙的教材,我也去请教一下几位五经博士。书院的学子和涿郡的府学学子,你也去打听一下他们的意愿,不必急躁,慢慢来吧。”

“唯。”

了解过招揽蒙师的进度,刘襄挥手让侍从、书吏全部退下,他要给刘虞父子还有田畴、诸葛瑾看个宝贝。

“吾巡查南岸河堤之时,做了一个梦,得梦中之人指引,去了趟洛阳,在南宫废墟,发现了一件重宝,伯安公,且来看看,吾该如何处置?”说完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玉玺。

刘虞没见过传国玉玺,可这方五龙白玉印玺,跟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黄金修补的龙角,正面刻印的篆字,也是分毫不差。

今上登基之时,没接传国玺,听说是宫变的时候丢失了。

这方印玺又是在洛阳南宫找到的。

应该是真的。

苍天垂怜,我刘姓宗室又寻回了传国至宝,刘氏江山不绝,何其幸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