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回家,不许看见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一碗不许放盐的肘子,等等。二两月银,把一个人变成了一头奶牛。
她当我乳母的第三年,女儿因营养不足死了。为了免于引起她的伤感以致影响奶汁质量,醇王府封锁了这消息。
第九年,有个妇差和太监吵架,太妃决定赶走他们,顺带着把我乳母也赶走了。这个温顺地忍受了一切的人,在微笑和凝视中度过了沉默的九年之后,才发现她的亲生女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摘编自溥仪回忆录
溥仪畸恋乳母
末代皇帝溥仪除了生母外,还有五个名义上的母亲。他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十分伤心地说:“我虽然有过这么多的母亲,但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而唯一给他难以忘怀的母爱的是乳母王连寿。也就是前文溥仪在他的回忆录中所提到的她。
光绪三十四年,重病的慈禧太后自知命在旦夕,决定立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仪为嗣皇帝。懿旨一传入醇王府,犹如晴天霹雳,引起一场大混乱。溥仪的祖母刘佳氏更是惊得昏厥过去。她深知三岁的孙子一旦进入皇宫,不仅只是骨肉分离,而且是凶多吉少啊!此时,小溥仪大哭大闹,乱打乱踢,就是不让太监抱他进宫。迎接新皇帝入宫的王公大臣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溥仪的父亲也不知如何是好。溥仪的乳母王连寿看到小溥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脸蛋上糊满了眼泪鼻涕时,心疼极了,就不顾一切从太监手里把正在大哭大闹的小溥仪抱在怀里,将奶头塞进他嘴里。小溥仪立时停止了哭叫,紧紧搂住乳母不放。王公大臣们只好让乳母抱他进宫。
溥仪进宫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慈禧。小溥仪被带到慈禧卧室,屋里幽暗沉闷,当他被簇拥到一张大床前,看到阴森森的帏帐里露出一张丑得要命的干黄瘦脸———生命垂危的慈禧时,立即吓得嚎啕大哭起来。只见他一对惊恐的泪眼到处张望,声嘶力竭地喊:“我要嬷嬷!我要嬷嬷!”
慈禧生气地说:“这孩子真别扭,抱他到那儿玩去吧!”小溥仪一出屋,看见恭立在外的乳母时,就一下扑了过去,抱住乳母又委屈地哭了起来。在这陌生的地方,嬷嬷是他唯一的亲人。
溥仪入宫当了宣统皇帝,由于名义上是“承继同治,兼祧光绪”,过继给同治、光绪两个皇帝为子,因此两个皇帝的皇后、妃子,自然都成了他的母亲。这样,他除了自己的生母外,又有了五个母亲。然而溥仪和这些名义上的母亲十分生疏,没有什么感情。
溥仪自三岁入宫后,九年间都没有见过生母,直到他十一岁时,太妃们恩准他的生母和祖母可以进宫“会亲”,他才得以见到生母。然而在庄严的会见场合,和母亲不可能有感情交流。使他见到母亲而产生的激情一下子消失了,不仅没有一点点亲切感,反而感到陌生。
而溥仪对他的那些名义上的母亲———太后、太妃们,更没有什么感情。而这些太妃要的只是皇帝母亲的名分,对溥仪本人却并不亲近。
作为大清皇帝,溥仪养成了极端任性、冷酷无情的性格。他不仅常常无缘无故责打太监,而且常常搞一些虐待别人取乐的恶作剧。有一次,他突然想要试一试太监们是否对“真龙天子”百依百顺,竟指着地上一块脏东西,命一个太监把它吃掉,当他看见那个太监果真诚惶诚恐地趴在地上吃起来时,他开心地大笑起来。这样的恶作剧几乎天天都要发生,溥仪的老师们为此多次劝谏,给他讲仁恕之道,用历代英主贤君的故事来劝导他。然而这样的劝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而唯一能阻止他这种恶作剧的就只有他的乳母了,她虽然不识字,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然而她那朴素的语言和普通的道理却常常使溥仪感到她的话是不好违拗的。有一次,溥仪偷偷把铁砂子藏进一块蛋糕里,准备“赏”给一个太监吃。
这事恰巧被乳母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