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这样的细节谁能去想?谁能去看?王锐愣在那里,曾家人傻在那里。
“这个细节说明了二个问题,第一,是画家的心里已经向佛,画家的寓意更是纯粹的汉传佛教。第二,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法,我们都知道,微雕和微型画的技法可不是那么好练的,尤其是以西洋油画为基础的方老太太,在年逾八旬的时候还能画有如此精妙的技法,可谓是殊为不易,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李凡说的这个似乎没法证明,因为,网络上的原画解相度就只有那么高,不管王锐还是曾家人,在自己的手机上着实是放大不出来,再放大也就是一些虚拟的点子了。就在这时,李凡拿出自己的手机,点了几下,把几张照片发给了他们。
“这是我用高倍数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从整幅到细微的放大,你们可以慢慢的看,看看什么才是禅心?用禅宗的观念看,禅心本在,这与万物皆有佛性,佛在心中的说法是一脉相传的。在众生平等这个看法上,华夏文明可是要比西方人说的什么皿煮和“人全”实在多了,你们看,佛家讲众生平等,讲佛在心中,讲万物皆有佛性;儒家讲有教无类,讲一视同仁;道家讲万法自然,讲天人合一。在这里,画家告诉我们什么?是做人的法则,做人的根本!所以说,在我的观念里,华夏的儒释道虽然是宗教,同时,它们也是各自的哲学体系。单纯的去信仰、膜拜和祈求自己的祸福,那是迷信。如果客观的去理解,去思想,那它们就是一种哲学。而方君璧大师在晚年显然是参透了这些。她既然参透了,那么,她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遗物和遗嘱呢?好好的想想,到了那个时候,她还会在乎吗?”
李凡的话几乎就是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那幅《禅心僧》不在遗物清单里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解释了方君璧到了晚年经常后物我两忘的情形,而那种情形在当时被一些庸医给判定为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状,这着实可笑的紧。
“她的一生,经历了华夏民族的翻天覆地,经历了晚清、民国、军阀混战、蒋家王朝、日军占领等诸多历史变迁,经历了出国留学、婚嫁生子、丧夫受伤、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流海外等等变迁,这一切,从她原来信仰的**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从其它宗教中也得不到答案,只有最后,通过接触了佛教,明悟了禅心本在,她才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归宿的往生之路,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她才对佛有了新的认识,她才明白什么叫禅心。画那幅《禅心僧》的用意也就有了更多一层的意思。也就是说,她一开始创作的时候,也许是为了纠正几十年前画僧人的一些谬误,可在创作中,她逐渐的明悟,开悟,最后演变成自己的禅心本在,到了这个时候,她一切都看开了,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自然了……”
随着李凡的讲述,两个曾家人已经泣不成声,他们着实太羞愧了,太愚钝了。他们都还记得,在老祖母晚年,家里人都以为是患了老年痴呆,老祖母也不解释,也不挣扎,除了发呆就是画画,如此的状态,其实就是看破红尘要登极乐啊。
“如果我没有推理错误,啊,这个是推理,我没有证据,你们可以根据这个推理去查一查。方老太太的最后一份遗嘱和遗产清单应该是在创作这幅画之前做的,甚至更早。方老太太到了晚年,应该还创作了大量的国画而不是油画。这里可不是因为她老了后拿不动画笔了,其实是,国画更适合于大写意的画法,更能将头脑中的某些想法体现在画纸上,尤其是画山水,画寺庙,等等,这些你们回去都不妨寻找一下,只要你们证明了我这个观点,那么后面的事情还需要我给你们解释吗?我想,你们研究和寻找出来的故事足够拍一部电视剧了,足够你们去写上一本厚厚的纪实体传记了,至于那幅画,你们可以拿回去,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们赠送给佛教协会,那样更加彰显令祖晚年的禅心思想,你们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