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细雨绵绵,墙外传来的喧嚣终于散去,谢玄跪坐案边,端起药碗,皱眉瞧着冒着浓烈苦味的褐黄药汤,然而胸口闷痛隐约传来,他按住揉搓了数下,终不再犹豫,昂头一饮而尽。
一位老人赤足倚坐在桌案对面,一身布衣道袍,白发蓬松高挽,髻上一枝木簪。他靠着凭几,不停摇着大蒲扇,嫌弃地瞧了一眼谢玄,“你若像三郎那样,二十年如一日啊,坚持养生之道,就不用喝这些药,还保管你至少能活到一甲子,可你偏把自己折腾得要死不活,哎!”
这位人称杜仙师、杜明师的道门宗师,晋国无人不知的天师道教主杜炅,跟他的关门徒弟,总是这般没大没小地说话。谢玄放下药碗,抓起几粒干枣嚼着,“多谢师尊指点,三叔每日早睡早起,食补健体,如今气色极好。”
老道将大蒲扇指向谢玄,“三郎听话,你不听话。”
“三叔又不愿当您徒弟,哪像我,跪着求您收我。”谢玄垂眸,继续轻揉胸口。前段时日遭那场打之后,他的老毛病又时隐时现了。
老道“咻”一声收回蒲扇,继续摇起来,“跪着求我收徒的人多了去了,你祖父指着满屋子孙让我随便挑,当今圣上每年都来跪一次呢,我怎么就答应收你了,为师压箱底的好药都被你吃了个干净,一大把年纪还得被你拉来出力。”
“师尊堪为师道楷模,大恩大德,弟子感激不尽。”谢玄执手举过头顶,躬身一礼,“每年都拒绝一次圣上拜师,师尊莫不是后悔了?”
“他那副大贵之相,我一看就知道,平白受他的礼得折寿。现在果然当了皇帝,幸好我年年不为所动,为师还想过百岁寿呢。”老道一捻银白长须,伸出手指左右一摇,“这辈子看人太准,活了八十年,没看错过一个人。”
“那师尊看我当如何?”谢玄弯起桃花眸,瞧向老道。
老道眯眼瞧向谢玄,眸中闪过一缕忧色,又转头自顾摇起蒲扇,“就不告诉你。”
说话间,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小道士的声音恭敬响起,“禀师祖,小师叔,馆外有乡民求见,说是从南山乡来,前几日冒犯了小师叔,特来上门赔罪。可要打发了他们?”
谢玄一怔,思虑了一瞬说道:“叫到堂屋吧。”
“好吧。你见你的客,我去准备五日后的开坛讲道。”杜炅撑膝站起身,走到房门口穿上木屐,摇着蒲扇阔步走远,“谁叫为师有始有终,自己认的徒弟自己忍呐。”
谢玄摇头失笑,随即也站起身走出卧房。
这是一处景致极好的馆舍,一路竹林掩映着屋檐,细雨激起竹香,沁人肺腑。县府衙役说了,大司马府来的长官就住这里。叶夕数人跟小道士走在曲折的石径上。方才小道士说他师叔答应见他们,对方这般爽快,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用铁器换粮不是轻易的事。去哪里换,怎么谈,对方是否答应,多少铁器换多少粮,对方会不会趁机提价,都是未知。她没把握在三个月里完成。若耽误了时限,还需官府通融。那当官的被打伤,极可能心怀怨愤,百般刁难不肯通融。这番上门,他们少不得被言语讥讽,甚至被打出门去。
若是这样,她只好先礼后兵。好言好语赔礼在前,掏心掏肺诱利在后,实在不行,就只好带南山乡民继续闹。可这毕竟是下策,能免则免。这是南山冶开办后的第一道坎,得想办法把此事办成才是。
但叶夕没想明白,去年她去清谈会时,就听说杜仙师八十岁了,德高望重,极受敬仰,想必徒弟也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他教出的徒弟怎会与乡民冲突呢?
来到堂屋,小道士让他们稍等。屋里设有客座,他们不好坐下,只放下竹篮,依然站着。田乡正一贯硬脾气,偏头低声道:“丫头,一会儿若被那狗官刁难,咱们立马就走!”
为了安抚他们,叶夕只得拍胸脯说话,“大伯放心,一会儿由我来说。再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