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官家写《辩证法》对于大宋朝这群精英来说,既震惊又觉得合理。
为什么?
因为中国古代就有辩证法,只不过它不叫辩证法,而叫道家学说。
例如庄子的《齐物论》中有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再例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事物都是相对。
《道德经》中还有这样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意味着矛盾是发展的、对立的,事物是曲折的、变化的。
《道德经》也有这样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话被很多神棍拿去忽悠民众。
但实际上道家并非道教,它是一种哲学。
真正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客观规律,道就是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中有阴阳的矛盾对立,也就是一生二的矛盾对立。
矛盾对立中演化出三。
这里的三是指矛盾在前进。
所谓的三生万物,则是指矛盾前进中,诞生了无数新的矛盾,矛盾自我演化,形成新的对立和统一。
这里面有基层核心思想:客观规律、矛盾对立统一、事物的前进性。
道家讲究的无为,也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过分的人为干预,因为客观规律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也就是传说中的:天道不可违!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强行逆天。
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那么它和《国富论》有什么联系呢?
有!
《国富论》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市场存在一支看不见的手,它能自我调节需求和供给。
这支看不见的手,就是道家哲学里所说的道,也就是客观规律。
当然,赵宁并非直接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抄了一遍,毕竟他不可能一字不落的记下来。
他是按照市场理论和分工理论,结合了道家思想写出来的大宋版的《国富论》。
历史上《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和政治的集大成者之一。
当21世纪的人提到自由,总是嘲讽那是西方的东西。
诚然,中国古代没有自由这个概念,但有无为而治,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儒家只是华夏文明的其中一部分,它不是全部。
那么《辩证法》和《国富论》与科学有什么联系呢?
也有!
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客观规律!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客观规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只有承认了这一点,才能开始思考万物运行的本质,去寻找老子所说的道。
中国古代在思想层面上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的。
这次改革是思想意识形态转变的开始。
它很出名,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提出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改革之前,西汉王朝是以黄老治国。
黄老治国就是讲究清静无为,也就是道家思想。
窦太后知道,人不可背道而驰。
所以她是道家的忠实信徒。
但是,刘彻希望凝聚国力于一手,来打匈奴,所谓的道家治国就不合时宜了。
在往后的千年,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无时无刻不想着南下。
这就逼迫中原王朝不断地集权对付草原蛮夷,且为了维持稳定,皇权也在不断集中,这就为儒家提供了天然沃土。
然而,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层面的事物。
它不承认客观规律,不正视人性的弱点,这样自然就完美地避开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