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不过董仲舒推行的儒家已不是先秦的儒家,而是结合了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知识,融会贯通后的儒家。
而汉武帝已不同于汉景帝的无为而治,汉武帝更像是秦始皇,是一个杀伐果断。汉武帝在位时期拼命地扩张,东讨西征,南伐北战。此时的汉朝已经不在适合用汉初的“无为而治”来治理国家。
汉武帝独尊儒术实是效秦始皇焚书坑儒那样,同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帝制皇权地位,稳定统治。两者在采取的方法上虽然有差别,但目的是相同的。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适应当时西汉政治、思想的统治需要,并增设五经博士、绌抑黄老,制策贤良和任用儒吏等措施,使得儒家经学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故《易》(今本《周易》与《易传》)被尊奉为”经”,并成为五经之首,应是汉武帝独尊儒术里的应运而生之事。
二、 今本《周易》缘何被尊奉为儒家”经”书
《周易》在先秦并不为儒家重视,孔子晚年才喜好《易》,虽发现并认为《周易》里的德义思想,但并不为弟子们所认可。而孟子并无涉及《周易》,《孟子》一书里只字未提《周易》。先秦为何《周易》不被儒家重视,因《周易》被史巫用于占筮的缘故。
《周易》反到西汉被如此的重视,又是什么缘故呢?
在两汉”易学”大发展之前,把一部看作算卦之用的今本《周易》,为何被西汉尊奉为经之一,而又成为五经之首呢?
从今本《周易》的形式来看,无疑是算卦之用,可从内容上看,又是讲忧患意识上的政治大道理。今本《周易》正如《系辞传》里所言那样,“《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多种功能,才被后儒家所看重。
西汉时期把今本《周易》能当作儒家经典之书,并上升为“经”书,得亏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秦始皇“焚书”,把《周易》当作卜筮之书而不被禁焚,才得以保存。及汉初学术上的相对自由,传学《周易》者不绝,由此得益于广泛地传播。
其二是西汉前《周易》学术的编汇,因《易传》的成就,及对尊孔之缘故,把《易传》标榜成是孔子的创作,曾强对《周易》的影响度。故是借孔子的名声成就了今本《周易》,并传播与后世。
其三、《周易》与《易传》合二为一,变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一部经书。
“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是东 汉班固提出的关于《易经》的产生时代和作者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伏羲 画八卦,周文王 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 作传。 这句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 古三个时代。这样一部书能不成为儒家的经之首吗?
今本《周易》能够升格为”经”,并为五经之首。首先是得亏与《易传》的影响力,其次是”八卦”象数及六十四卦符号衍生的天地之说;最后才是所谓的卦辞思想,当然也不排除占的功用。
是汉代把《易》(《周易》与《易传》)尊奉为经,又把《易》吹成”神”。
其四、今本《周易》里的一套神秘卦符号,及《易传·系辞》里的神秘思想,为天道,神权,帝位皇权张目。
其五,今本《周易》文辞里的忧患意识上的思想道理与《易传》里天地人道思想,决定了其为五经之首的地位。
正如《系辞》里所言“《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道理,并不是只是能占卜之用,关健是在《周易》占卜之用外还有前三项内容,这占卜之用的《周易》还蕴含着极大的天地人道思想。
也正以上诸因素并与西汉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易》(《周易》与《易传》作为首当其中,理应成为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