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孙和斗思想很活跃,他又说:“工厂里的轨道都是有接头的,接头处有缝隙。车轮压过缝隙时就会有震动,钢的塑性好,所以钢轨可以承受这个冲击,用微小变形抵消冲击力。铸铁的轨道能承受的了吗?会不会产生局部破损呢?如果有破损问题就严重了。”
铁轨是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后世那种无缝长轨是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的,最主要的是防爬技术,就是防止轨道因为热长冷缩有微小的爬动。现在是做不到的。
方以智说:“气温的高低会引起铁轨长度的变化,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吧?”说着他看了看所有的人,见他们都点头了,他继续说:“因此,一段一段的铁轨就要预留缝隙,来吸收热长冷缩的长度变动,否则这个膨胀的力量就会破坏铁路。所以这个缝隙必须有,冲击就是必然。我们还没有做实验,按我们的知识可以想象,这个破损可能产生。所以孙主管提的很及时,这的确是个问题。”
大家都在思考着。万户说话了:“我想到一个办法,看能不能行?在铁轨的两端,镶嵌一块300毫米长的方钢,用螺栓紧固在铁轨上,与铁轨同时加工,保证它与轨道平直。这样接头处就等同于钢轨了。”
“好办法!”大家异口同声的说。
接下来,大家又根据朱厚炜给出的草图(百科全书上描下来的)讨论了机车、车厢底盘、连接挂钩、车厢的制动,还有车站设置、道岔、客货运输等等。总算有了个眉目。
宋应星最后说:“车辆厂,包括轨道加工,枕木制作,都由孙主管负责组建。铁路线路勘测,施工由马亮主管负责。资金和铁路运营管理方面,成立一个铁道公司让蔚王殿下的皇家曙光公司去安排,把资金筹措出来,曙光拿大头,广泛募股,也试着搞一个股份公司。工厂组建选址由工业区主管冯伦负责,科学院在成立一个铁路设计院,由王文素院士任院长。有关的技术管理文案很多,我会按照你们的需要逐步提供给你们。”
的确,铁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论技术上,管理上都很复杂。比如说,需要运输客人,也需要运输货物,这就有了客运和货运。现代的铁路,客货运输都已经非常专业,不但列车是分开的,大的车站也是客货分开的,甚至线路都分成客运专线、货运专线。朱厚炜要建设的铁路可是没有那么专业,甚至一列火车都是客车厢、货车厢混搭在一起。车站同样是客货共用的,连站台都是客货混用。
“另外,就是预先要研究出一套铁路的运营管理办法,在运营实践中在不断的修改完善。特别是单轨铁路,两个车站之间只能有一辆火车运行,要研究出可靠的管理办法,不然的话两列车迎头撞上可不得了由王文素院士负责”。
说一个有趣的知识:?20世纪60年代以前,火车站的调度办公室里,喊得最响亮的,也是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某某道要牌!”这个“牌”就是某一条线路的通行权利。两站之间的一条线路,只有一个通行权利。这个“牌”在谁的手里,谁就可以通行,管理上是最严格的,否则就要撞车!繁忙的铁路上来往车辆不断,这个通行权靠人的大脑记忆不行,写在记录本上也不行,于是就使用这个“牌”。
这个“牌”也非常神奇,它的形状像一块银元,比银元要大。把它放到一个机构之中,锁上之后就拿不出来了,表示这条线路就被占用了。直到火车到达了下一个火车站,空出了这条线路,这个“牌”就会自动跳出来,表示这条线路可以再被别人使用了。它是相邻车站之间的连锁机构,在电子科技、通信技术比较原始的年代里,它是火车安全调度的保障。
现代的火车调度技术,缩短了通行权的区间,因此,在两个火车站之间就有多个区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间,同方向的列车,可以允许多列同时行驶,提高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