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没想到嘉靖皇帝会直接见他。
当胡宗宪来到御前时,就见御前坐着两名品级很高的文官,和站着一名太监。
朱厚熜为提高理政效率,同时以示恩宠,也就会对进御书房的重臣赐座。
所以,胡宗宪进来时,看见的两名文臣是坐着的。
这让本兴奋不已的他不由得眸露惊讶。
但很快,胡宗宪就发现,这两文官里,一人看向他的目光颇为不善。
朱厚熜这时也看向了这文官:“元辅,你代朕问他吧。”
张孚敬便收回了看向胡宗宪的不善目光,而起身拱手称是。
接着,张孚敬就对已经跪在地上的胡宗宪问道:“你这后生,为何要上疏请朝廷停止清丈?”
“回陛下,清丈田亩虽本为抑兼并、均赋役、强国力,但实则却害民甚重!”
“盖因地方官绅豪右大多只会借机对百姓加重盘剥,从里甲到抚按,大多都在借着这次清丈,给小民增加诡寄的田亩,鄙乡有小民因清丈被虚增税田数倍乃至数十倍者。”
“于是,小民之田赋便也就大增,官差催逼之下,投献为奴、卖儿鬻女者激增,更有民变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地方大户担心清丈之后,朝廷会因此发现,偷税逃税其实是以他们为主,而非小民,而按图索骥地向他们催征,也就借着他们现在还掌控着地方征税之权的机会,如今提前将所欠税赋摊派于民,乃至还加倍催征。”
“所以在鄙乡各处官差四出,许多百姓因为突然加重的税赋而家破人亡。”
“总之,清丈田亩之政已经变成地方官绅豪右借机加剧兼并的机会,故晚生才会请陛下停止清丈。”
胡宗宪回答后,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但张璁这时却已经站了起来:“这只能说明你们那里的官员没有认真清丈,在敷衍塞责,没有真正的事君以诚、仁爱百姓!非是清丈不对!”
“晚生这一路而来,发现的如此惨状也不独独出现在鄙乡,可见,清丈这事的确在实际上只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百姓才是立国之本,愚生以为,朝廷没有必要在天下国泰民安之时,而为了清丈而让这么多百姓为奴作寇!”
胡宗宪回道。
朱厚熜这时亲自插嘴道:“你说的有理!但你可知,地方大户兼并之欲望,已不受朕要不要清丈所左右?”
胡宗宪听后一怔,随即伏首叩地:“愿听圣教。”
“这些年,国朝兵强马壮、国帑充裕、救灾又屡屡及时、百姓也常得减税免税之恩,官员士子也禄廪常增,朕的后宫也井然有序。”
“但人祸反而不断出现,之前河南黄河决堤,接着各处常平仓走水,再有王恭厂爆炸,朕的皇女受惊吓而死。”
“这些事都说明朕即便不清丈,地方大户害民之心不会比现在减轻多少,总之,不是清丈的国策加剧了他们的贪欲,是他们的贪欲本就一直存在而且随着他们的壮大而愈演愈烈,所以才让如今这清丈天下田亩的国策也变了质。”
朱厚熜说着就看向胡宗宪:“你可认同?”
胡宗宪一时无言可驳,只回道:“陛下说的是,臣也没有说清丈国策不对,只是天下不适合清丈。”
“你既然认同,那你应该明白,即便不清丈,他们也会想办法让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
“他们本就靠‘吃人’而活!”“如今清丈,就是让他们‘吃人’变得更加困难!”
朱厚熜这时很严肃地说道。
胡宗宪辩解道:“但晚生在鄙乡看见的只是清丈以来,民不聊生,祸患四起,请陛下明鉴!”
“那只是你所看见的,代表不了整个天下的清丈效果。”
“你不凡再多走几个地方。”
“另外,你所认为的清丈糟的很,也跟你自己所处的立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