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罗辰和陈瑞继续朝着公交站走去。顺利地坐上了连江9路公交,车上的乘客不算太多,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公交车缓缓启动,从贵安新天地始发,熟悉的高楼大厦依次闪过。那座标志性的高层住宅,玻璃幕墙反射着清晨的阳光,熠熠生辉,楼下的商业街人来人往,早餐店门口排着长队,上班族们行色匆匆地买着早点。
随着公交车前行,逐渐进入港里新村一带。罗辰指着窗外兴奋地说:“陈瑞,你看那些乡村民居,白墙黑瓦,飞檐斗拱,多有福州传统建筑的韵味。”
只见错落有致的房屋间,偶尔能看到几棵古老的榕树,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农田里,绿油油的水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农民们头戴斗笠,弯着腰在田间劳作,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公交车继续向前行驶,穿梭在陌生的街道和村庄。古老的祠堂映入眼帘,墙壁上的壁画虽有些斑驳,但依稀能看出曾经的精美,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不远处的庙宇,香烟袅袅,在周围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村庄旁的小溪清澈见底,一群鸭子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溅起层层水花。
这时,车上几位本地乘客正用福州方言热烈地交谈着,那独特的语调抑扬顿挫,让罗辰和陈瑞充满好奇。
罗辰忍不住轻轻拍了拍旁边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善的大叔,带着几分腼腆问道:“大叔,您这福州话听起来太有意思了,我们能学几句不?”
大叔一听,原本就和蔼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罗辰和陈瑞心中的些许拘谨。
大叔爽朗地说:“当然可以,福州话可有韵味了!来,先教你们最常用的‘你好’,福州话叫‘女厚’。”
罗辰和陈瑞像两个认真的小学生,立刻跟着大叔念起来。罗辰发音时,嘴巴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住了,总是不准确,那滑稽的腔调引得周围乘客纷纷笑出声,可他丝毫没有气馁,反而挠挠头,红着脸跟着大叔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陈瑞则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模仿大叔的口型,努力让自己的发音更标准。大叔耐心地纠正着,眼睛里满是鼓励:“小伙子,别着急,慢慢来,发音的时候嘴巴再张大点。”
一番学习后,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姑娘兴奋地提议:“要不咱们来玩个‘方言词语猜猜猜’?我这儿有纸笔,我写几个福州方言词语,然后用方言描述或者比划,你们来猜。”
众人纷纷响应。第一个出题的便是这位姑娘,她写好后,清了清嗓子,用福州方言绘声绘色地说道:“这个物件,是我们吃饭时会用到的,圆圆的,可以盛饭。”
罗辰眼睛一亮,抢答道:“是不是‘碗’,福州话叫‘碗’(wòng)!”
姑娘笑着点头:“答对啦!”
大叔在一旁笑着补充:“在福州方言里,很多日常用品的叫法都保留了古汉语的特色,像这个‘碗’的发音,就和古汉语中的发音及用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咱们福州方言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呐。”
又一轮词语猜猜结束后,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感慨道:“这游戏太有意思啦,一下子记住好多方言词。不过光猜词还不够过瘾,咱福州方言歌也特别好听,要不接着来个方言歌曲接龙?”
大家齐声叫好。大爷起了个头,他深吸一口气,用醇厚质朴的嗓音唱起福州民谣《月光光》:“月光光,照池塘……” 那歌声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回了福州的旧时光,车厢里瞬间安静下来。
紧接着,一位穿着花衬衫的阿姨接上,声音清脆婉转:“虾仔你唛走,鱼仔你唛藏……” 阿姨脸上洋溢着对家乡歌曲的热爱。
其他乘客们也都跟着轻轻晃动身体,有的还跟着小声哼唱,整个车厢沉浸在福州方言歌曲那独特而悠扬的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