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帮了商榷的大忙。
如此,又过了二十七八日,商榷终于完成了复卷,且托人送与公子桓。
姜令也能下地缓行,虽不算全好,但至少不用别人照顾。
……
一个月后,商榷乘车前往府学。
相比《三字经》,《弟子规》在府学内引起的轰动更大些。
因整部《三字经》删改之处过半,有些地方,连商榷自己也觉得有瑕疵。
只是成文时间太短,异度世界的时间又不能像云世界那样静止、停顿,只好勉强用了。
《弟子规》几乎是全文照搬,先贤大作,自然备受关注。且商榷还引用了许多《国礼》中的内容,让文章更贴近此间礼教、制度。
从此二文,窥一知十,虽未见全篇,却可知商榷此人已习《国礼》,懂《鉴文》,通《御》、《治》,知《农令》。
是少有的有才华之人,虽未入科场,但进士之才尽显。
具名呈送的文书,在收到复卷之日后不足月余就已交到府学院长手中。
这样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且能引导百姓尊礼重教的三言韵文,立即引起了府学院长的注意。
大炎立国千年,以具名文书入考者不在少数,但能出人头地者却双掌可数。
这些人具是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的大贤之人。
而其他诸国,能入此途的,也如沧海一粟。
上一个在此途上扬名天下的,还是一百年前促成十国会盟,消战于文,后被世人喻为“仁圣”的——鲁国庄轲。
庄轲此人,一生奔走于各国之间,努力劝说诸国国君罢战休睦,后于渭水促成十国会盟,签下《谓水十条》,现在诸国之间虽有摩擦,但已有百年未起大战端。
固称之为“仁圣”。
鲁国因他一人,位列诸国之首。
只是没有外患,内乱却愈加惨烈。
不过……院长拿起随着文书一起送来的《弟子规》复卷,“也该轮到吾大炎一览群山了。”
院长寻来公子桓细问因由。
才知这中间尚有“荐”牌一事。
商榷误得荐牌,又失了荐牌,这才欲走具名文书这条路。
但要不要将具名文书呈交府衙备案,院长想先见一见商榷此人。
这才有了商榷的府学之行。
……
源溪村距府学约二日路程。
等商榷接到消息,再整顿出发,到府城时已经又过了五六日。
商榷到时已经入夜,就在府城的客栈休整了一晚,这才于次日清早驱车前往府学。
府学位于府城外山腰处,名——烟海府学。
此时已隐隐有了夏的影子。
漫山杨花飞舞。
商榷自马车上下来,不稍一刻就沾了满身的杨絮。
连打了几个喷嚏,他一边用手驱赶飘至近前的杨花,一边为化解尴尬脱口而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好一个惟解漫天作雪飞。”
公子桓与公子仲信步而出。
昨日接到商榷来信知他已经到了府城,心知他今日必定前来,便早早地迎了出来。
一出门便听见商榷随口吟诵,公子桓赞道:“这杨花恼人,若非有政令不得肆意砍伐,早被府学的学子们连根刨了,如今听得商生一言倒觉得这杨花也是情深一片不好辜负。”
“见过,公子桓、公子仲。”
“商生有礼。”
施过见面礼,公子仲说道:“子丘先生已经回到府学,知道了荐牌的事,很是数落了仲一番,言说这荐牌即以入商生的手,就应归商生所有,怪仲聚势强讨,坏了府学学子的名声。”
商榷闻听此言并不当真,“哪有如此严重,本就是榷之小童言语未清,让夫人错认罢了。”
千错万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