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雀湖的湖面水位比较高,而且湖岸的地势也非常的低平,很多地方只比湖面高一两米。
「只要组织人手挖掘水渠,配合畜力抽水机就能将湖水引入农田,随时可以灌溉。
「而且土坡以南比较大的河流,很多都是平行于湖岸流淌的,还有多处积水的小规模沼泽。
「容易积水,但也能够留住肥力,河滩和小块的沼泽都是最肥的田。
「开荒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这个特点之后,后续开拓的主要方向就放到了土坡以南。」
朱简烜本来就没有在意,听完了解释之后更安心了。
微微点头的同时,驾驭着马匹爬上了之字形路,进入了那道敞开的栅栏门。
发现大门里面也都是大片的农田。
不过抬头眺望远方,在东南方向的视野尽头,又有一道用树干当柱子构建的栅栏,同样有木质的哨塔。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那一道栅栏的里面,明显是有房子的。
通过树干栅栏整出了内外城的效果。
龙雀左卫指挥使向朱简烜介绍说:
「殿下,西南方向的内栅栏里面,就是龙雀左卫的驻地了。
「指挥使衙门和民兵师指挥部,以及卫所军民的宅院都在那里面。
「两道栅栏之间的土地,是我们最初第一批抵达这里的居民开拓的土地。
「当时为了防范周围山林中出没的野兽,以及偶尔可能看到的土着。
「现在卫所开垦的范围扩大了,开拖地内部基本不会有风险了。
「但为了以防万一,只是将警戒的人员减少了,也还没有完全撤除。」
朱简烜看了看周围:
「你们干的不错,暴霜露,斩荆棘,为我华夏子民开拓了这块新的天地。
「虽说现在这北美大陆的大片土地,名义上已经属于咱们大明了。
「但是,没有臣民百姓,这荒地属于谁又有什麽区别呢?
「第一批来这里的移民,是未来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官民百姓的先驱。
「应当树碑立传,彪炳千秋,供后人瞻仰供奉。
「以后每到此城建立之日,全城官民百姓共同庆祝拜祭。」
朱简烜说到这里,转向身边跟随的段玉裁:
「段先生,记一下,给所有海外新拓之地,树立一个建城碑,设立一个建城日。
「并专门编撰一份开拓志,存入御书房保存。」
段玉裁马上拱手答应着。
旁边的龙雀左卫指挥使连忙拱手:
「殿下折煞我等了,臣等只是做了我们的分内之事。
「都是因为殿下和朝廷的支持,我们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殿下为华夏开万里疆域才是彪炳千秋的丰功伟业。」
虽然嘴里面这麽说,但是两个卫所的军官都非常的激动。
现在两个卫所的都有了几万居民,就算是按照大明本土的标准,也已经有一个县城的规模了。
关键是,他们在这里拥有的土地,远比本土的农民广阔而且肥沃。
现在平均每户移民都有一百亩土地,在大明本土已经是小地主的规模了。
大明本土的地主,想要增加一点土地,那是千难万难的。
龙雀卫这种地方,周围的森林都是待开垦土地,他们只要愿意继续努力,能拥有的土地近乎无限。
拥有广阔肥沃土地的直接结果,就是基本生活物资迅速趋于饱和。
卫所每年收获的粮食,已经能供所有人吃两三年了,进而能够喂养大量的家禽,酿造大量的酒水。
主粮所有人都能放开了吃,蔬菜瓜果也是到了季节就有,肉食同样不会缺乏。
如果没有再次输入的人口,那他们继续开拓意义就不大了,产出更多的粮食禽肉也是浪费。
而且禽肉甚至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