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这块地的情况,东西向的黄线就是那个土坡断崖的位置,被称为尼亚加拉悬崖。)
(东边比较宽的南北向河是尼亚加拉河,也就是书中的龙雀河,中间的狭窄地区无法通航。)
焦循看朱简烜在观察这个有些特殊的土坡,就主动介绍或者说展示了自己知道的情况:
「殿下,我们眼前的这个土坡,可能是青龙湖(安大略湖)本来的湖岸。
「这个土坡断崖下面的平地,也就是从青龙湖岸到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总体的海拔高度在九十米一百一十米之间。
「这个土坡顶部的海拔高度在一百八十米左右。
「土坡以南的区域,龙雀卫驻地的周围的区域,以及朱雀湖北岸的大部分土地,海拔高度也都在一百八十左右。
「与此同时,土坡的南北两边绝大部分区域都有好几米深的土层,很多地方的土层可能超过五十米。
「但这个土坡本身,它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下面就是砾石,然后是大块的岩石。
「这些暴露的地势较高的岩石基址,应该是两大湖的天然分界线。
「青龙湖的水位高度,本来应该与其他四大湖相差无几,也应该在一百七十米以上,正好淹没这个土坡下的土地。
「湖水能经过帕山(阿巴拉契亚山脉)里的两条狭窄山谷,从纽约旁边的哈德逊河入海。
「但是随着水流不断的向下侵蚀,老河打开了异常宽阔的入海通道,大湖水就开始从这里向外一泻千里。
「青龙湖的水位迅速下降,直到低于一百三十米之后,就无法再从纽约出海了。
「这同时还导致了大瀑布的出现,大瀑布最初应该就是在这个断崖所在的位置,也就是青龙湖原本湖岸的位置。
「青龙湖水位降低,朱雀湖的水位仍然很高,所以在湖岸形成瀑布。
「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侵蚀冲刷,瀑布慢慢向后撤了一公里的距离,来到了目前的位置。
「如果我们修建青龙湖出口水坝,让湖水高度再次上涨到一百三十米,湖水就会淹没到这道坡的下方。
「如果水位上升到一百七十米,青龙湖完全恢复远古时代的状态,大瀑布消失,两大湖之间就能直接正常通航了。」
(冰河时代的青龙湖-安大略湖,当时安大略湖确实东流走哈德逊河经纽约入海。
(不过阻拦湖水走圣劳伦斯河入海的不是陆地,而是冰川,焦循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朱简烜听到这些,就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
「水位上升到这个土坡下面的时候,我们背后这些已经开垦的土地可就要淹没在水下了。」
朱简烜批准方案的时候知道会有这种情况。
现在五大湖周围的垦荒点还不多,可能会被淹没的开垦地区也很少,目前比较大的只有这一块。
现在修建水坝,拉高青龙湖水位,还是比较合适的。
朱简烜只是亲眼看到可能要淹没的区域,所以忍不住感慨,并没有因此否决水坝方案的意思。
但是焦循却似乎有些担忧朱简烜变卦,所以马上继续给朱简烜解释:
「殿下不必忧虑。
「青龙湖水面上升,确实会淹没这些土地。
「但这里两个卫的粮田,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土坡以南,土坡以北主要是牧场和果园。
「因为青龙湖水位低,比岸边的土地至少低了十米。
「没办法引青龙湖的灌溉湖岸的土地,只能拦截汇入青龙湖的河水灌溉,水量小而且并不是非常的稳定。
「再加上土坡以北的地有比较均匀的倾斜度,雨水和河水都会迅速流入青龙湖。
「河流的方向全都是笔直的指向青龙湖的。
「土坡以北的地基本不会积水,自然也无法留住肥力,比较适合做牧场。
「土坡以南的情况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