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没有什么正经手艺。
在正经人眼中属于游手好闲的街溜子,在这个时代已经成年的年龄,也没有讨到老婆。
经常在姐夫家里混吃混喝,同时也给姐夫家说一些市面上的消息。
崔二抓着一个姐姐做的窝头,一边啃一边念叨:
「还是大哥大姐好啊,还能管我一口吃的,不然崔二我可能要饿死了……」
柯大媳妇崔大姐下意识的抱怨弟弟:
「你说啥熊话呢?我们有吃的就短不了一口,但是你也得找点事做了,这麽混下去谁嫁给你?」
崔二这个街溜子似乎有什麽想法:
「姐你就算不出门,也应该能记得,今年开春之后就一滴雨都没下吧?
「这麽大的太阳晒了这麽多天,夏粮应该要绝收了。」
崔大姐看弟弟的显摆就挺无奈的:
「你从哪儿听到一嘴话就回来学给我?你姐虽然没有去田里看,但知道这米面价格一直涨。
「年初一石麦子还是两个银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十个银元了。」
崔二难得非常认真的点头:
「对啊,米面价格一直涨,夏粮绝收了还会继续涨。
「大姐你和姐夫这个店,很快就根本赚不回饭钱了。」
柯大这时候终于发话了:
「一石麦子都十个银元了,还能怎麽继续涨?
「夏粮绝收了的话,朝廷应该会开仓放粮赈灾的。」
崔大姐倒是想得更多:
「朝廷放粮能到我们手中几个?」
柯大欲言又止,最终也没有说什麽,继续闷头吃饭。
当天下午,柯大一家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崔二又到街上去混日子。
结果好巧不巧的,街道上的人似乎听到了什麽消息,都开始乱哄哄的往前跑。
崔二也好奇,也马上跟着跑,一路跑到了衙门粮仓所在的地方。
原来是官方粮仓开始放粮食了。
崔二身上没有袋子,马上慌里慌张的跑回姐夫家,喊着自己姐姐和姐夫拿上袋子一起去领粮食。
一家人听说官府放粮了,情绪都比较激动,赶紧带上口袋往粮仓去。
结果刚刚跑到地方的时候,已经看到大量的人空手而回了,稍微打听一下才知道,粮食已经放完了。
「放完了?这怎麽可能?不是刚开始吗?」
「确实放完了,我就在那儿看着呢,就开了一个粮仓。」
「粮仓里面还没有多少粮食,抢粮食的又特别多,一会儿就没了。」
「我听说,其实昨天就已经有几个商行的人去拉粮食了。」
「官老爷怎麽可能把粮食都给我们这些平头草民?」
柯大一家兴奋的精神变成了颓废,无奈的转身回家。
接下来几天,山东粮食的价格继续上涨,很快就来到了十二银元一石。
柯大一家觉得这个价格高的不可思议。
虽然家里还有点粮食,但是担心价格继续上涨,柯大还是让媳妇和小舅子去买一点。
结果没过多久,官府在城中张贴了告示,命人宣读皇帝下发的圣旨。
要求山东各地米面价格均不得超过五银元一石。
并要求衙门差役到市场上去巡视,处理违规卖高价的粮行。
崔二听说了圣旨的内容之后,格外高兴的跑回去跟姐夫和姐姐说明情况。
结果柯大听完了之后却并不开心:
「朝廷这麽搞,很多人可能根本买不到粮食了……」
崔二开始还不是很理解,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姐夫的判断才是对的。
圣旨下发和宣读之后,大量的粮行持续关门歇业,声称仓库里面没有粮食了,所以也就不开业了。
同时让夥计摆着粮袋和面袋在城市各个角落里面私下交易。
也不论石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