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秦国执行的百年大计,正是文教科普。
而军队之中乱象频出,战士们因为工厂的出现,也是一个个欲望在体内沸腾,没有办法再安下心来。
在接到部将的反馈后,蒙恬立刻把这些事报告给了秦二世。
“陛下,现在发生这些事,其实是情理之中。当陛下废除了军功爵制后,没有了爵位这块肥肉悬在国人头顶,他们对军队就再也没有了向往。”
“而陛下给工厂开设了众多好的条件,待遇远远高于成为士兵,而做工每天工人可以回家,甚至可以在附近居住,但是士兵们一旦入伍,就要在军营之中。”
“以上就是末将的看法,最终怎么解决,还是看陛下怎么裁定。”
蒙恬说话有些客套,扶苏倒有些不习惯。
蒙恬过去和自己曾经合作过不少次,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几乎是高于任何臣子的。
但是对蒙氏兄弟来说,秦始皇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乃至形象,绝对要比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高太多。
某种意义上,这对兄弟是看在秦始皇的面子上,才对自己的篡位表现得如此平静。
说到底,他是个篡位上来的儿子,不过他这个人心大,对篡位没什么心理阴影,反而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扶苏从来不忌讳这件事,至于这件事到底触犯了多少人的利益,那就让那些心思阴暗的人自己处在角落里独自龌龊、阴暗的思考去吧。
扶苏是不想管了,他有太多事要做,还桩桩件件都是大事,这些小事情只能放在一边。
“那按照你的想法,应该改变士卒们的待遇。”
“陛下既然废除了征役制,改立招募,那么原有的征役制度之下的士卒待遇,自然也要变了。”
扶苏闻言,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提高士兵的待遇,需要钱。朕的大秦,哪里还有那么多钱。”
扶苏仰头望着天板。
皇帝披着一件白色的虎皮缝制的袍子,蒙恬没记错的话,去年的时候,皇帝也是穿着这件衣服过冬。
蒙恬知道,皇帝上位之后,已经极度的压缩宫廷的开支了。
那些歌舞宫女都被遣散离开了,还有就是一些寺人,年纪大了,全部给了钱放出去让他们回老家了。
否则留在咸阳宫里,等待他们的只会是等到没用的时候,被人扔出宫外。永巷的人,专门为皇帝和宫廷达官贵人处理脏事。
除了皇帝节俭开支,皇后和吕夫人一样都在响应皇帝,为此在宫中还和熊夫人闹了矛盾。这是必然的。
除了这个,最让所有大臣们感到动容的是,当秦二世继位刚满一个月的时候,大秦的宗正就站出来公然向秦二世提问他的陵墓如何修建的事情。
蒙恬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大秦朝堂上,那是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因为秦国的情况,已经乱到了不能再乱的地步。
秦二世的强行继位,不仅仅指出来了秦始皇的所谓新衣根本就是假的,他就是个光屁股老头,还揭露了诸多帝国实际的现状摊开给所有想要闭着眼睛能捞多少钱就捞多少钱的臣子看。
帝国内部到处都是混乱的工程,底层的百姓们和法吏矛盾重重,冤假错案、冒名顶替、买卖,这些事太多太乱了,朝廷急需要有人站出来制止。
秦二世继位之初,压力大的从来不是皇帝,而是臣子。
到了那样一个地步,他们巴不得秦二世站出来主动把烂摊子全部都给接下来。
大家欢天喜地等着秦二世处理摊子的时候,宗正却抛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陛下,您的陵寝如何修建呢?”
所有人都知道,按照秦二世刚刚颁布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再考量眼下大秦帝国的情况,当时宗正提出这个问题,那简直是给秦二世出难题。
可是宗正并不是专门给扶苏拆台的。
按照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