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大框架,剩下的交给臣子走形式议论。
若是稍微有些眼力见,就会发现今天这样的场合,庶民知识阶层只有陈平以记录会议的身份出现,至于沛县集团根本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参加。
所谓名义上的风光,终究还是不等于权力。
沛县集团还有庶民阶层知识分子,包括稷下文人集团在掌握权力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尉缭起先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功爵制要废黜,大家已经是都同意了。现在要打造一套全新的军事体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稳定性。”
“我想这套全新的军事体制,起码要能够让秦国使用五十年之久。”
众将也都点头,冯去疾说,“兵戈大事,本来就是国家治理民众的手段。既然不想要用战争来养活人口,那要改换方式,自然也是要以稳定为主。”
“归根结底,还是要给百姓找到一份更加牢靠的饭碗,让男人能够养得起家,让女人能够在家安心生养孩子,繁衍后代。”
“我看国尉说要起码要延续五十年,这还是属短了些。要我说,我们得设计一个能够延续千年的兵制。”
某种意义上,冯去疾学习到了秦始皇的诸多领导特色,比如目光长远,抱负远大。
就是学了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学了一些坏的方面,比如贪婪,不切实际。
尉缭一听到冯去疾说要延续千年,当场就脸色耷拉下来。
蒙恬,作为后起之辈,身后的蒙氏家族一共拥兵二十万的精兵,和身后带领攻打南越十多万精兵的赵佗在朝中几乎处于并列的地位。
在这场会议上,蒙恬看到太上皇在大秦帝国制造的政治氛围还有残余的气息。而缭是一贯务实的一派。
他最讨厌的就是虚头巴脑的那些东西,说得再好,到头来还不是总结为三个字——假大空。
“世界上,就算有了千年的国制,但是也不会有千年的军制。”缭忽然震声。
大家都有些意外,缭以前是不和人争论什么的,看到大家都在往某个方向议论,他就会选择打瞌睡,不理睬。
因此秦始皇以前老想要把他踩死。因为他实在是太可恶了,吃着俸禄却要袖手旁观。而且看他表情,他对臣子的建议不屑,对君王的决定感到质疑,而以他的能力来看,既然是他不满意的事情恐怕日后结果也会不好。
久而久之,大臣们也都习惯了。仿佛秦国有没有这个国尉都差不多。
他就像是个参谋,只负责提供最高明的决策。
平日里,位分低的人给他面子,其实心里还是看不上他。
至于和他同级的,则是明着对他不满,比如冯去疾。
李斯倒是知道尉缭的本事,他曾周游列国,对缭很是佩服,只是缭这个人不和他怎么来往,也没机会切磋学问知识。
只有王绾、隗状觉得缭这个人很有意思。
冯去疾没想到,缭居然长脾气了,居然在这么多人面前公然这样怼他。
“千年的帝制可以有,为何独独不可以有千年的军制。”
缭变得态度坚决起来。“我是国尉,军事方面,我才是最擅长的。这件事,我能拍板。千年的帝制可以有,但是军制绝对不可以有。”
冯去疾毕竟是丞相,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表现得自己没有风度。
两人电光火石的,冯劫在后面盯着也是心里焦急。
不过李信,他昂着头。说实话,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很喜欢看这种场面。
王绾坐在两人中间,拉拢了一下两人的衣袖。
“国尉在朝十余年,而今终于难得开口说话公然坚决表态一次,也是难得。”
“冯相年高德劭,也是为了帝国长久考虑,所以想要制定千年之策。”
缭不说话了,他懒得和那些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