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世界上,那种奇迹是不存在的。
你要成功,你要得到你希望得到的一切,你要强大起来,你要对这个黑暗的世界挥舞拳头打得它落流水,那你就得在命运的大河里逆流。
如果我要写悲剧我就写你的所有努力都改变不了既定的宿命,路明非再怎么拼命他身边的人也还是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可我太累了,大概看我写下的文字的人也已经很疲惫了。
我们早已经没有力量再去跟这个世界翻脸,那为什么不叫那个有勇气去这么做的孩子帮我们看看从未见过的风景?
说了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我亲爱的读者们,沉吟至今的故事早已在漫长的创作中走出了悲剧的剧本,路明非所作的一切都并非昙一现的成人童话。
我把曾经的我渴望变成的那个人写在了路明非的身上,曾经怯懦但后来勇敢得像是把骨头都榨干、总是失败但从不愿意放弃、愿意把自己的热爱和周围的所有人分享……当然,说来可笑,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受女孩们喜欢。
最后,世界那么巨大命运那么凶猛,但不要忘记愤怒的感觉,当你绝望的时候要向这个世界挥拳,你的骨头也许会断但你的勇气会让世界都记得曾有个家伙想狠狠给他来上一下子。
另,黑月之潮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奥丁之渊和悼亡者的归来我会继续更新,不要忘记这并非一个悲剧,所有途中的坎坷都是为了最后美好的风景。
那么接下来戏份最多的女孩应该就是绘梨衣、麻衣和小雷娜塔了,当然,还有我们的小天女、白月光和钢琴小美女也会陆续回归。
还有诺诺的孩子,我正在思考是否依旧要写下这些残酷的命运,也许曾经的一切都只是一场不能醒来的噩梦,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能改变。
苦与难,致上。
ps:爱你们。(本章完)
老实说写这篇感言的时候我还在没日没夜的上班,藏在我的小办公室角落里,满眼都是被生活压垮的麻木和疲惫。
我想这样的我是写不出像样的悲剧的,即使在2019年开始写第一本书的时候就已经热衷于那些能够叫人掉泪的文字,那时候我还是个没有离开象牙塔的孩子,满心都是对这个并不那么公平的世界的失望和忿怒。
我喜欢江南老师的时间还要更久远些,大概是在十三四岁的青涩时光吧,那时候我们这些还没有见到过世界真相的孩子还心怀壮志要做一个改变一切的人,或许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克里克.肯特那样的超级外星人、或许是在黄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想象自己其实是救国救民的大侠。
后来学业日渐繁忙,也就没了那些想象的空间和时间,那时候的我反而喜欢读很多年前前人们留下的著作,因为没有电子书籍只能翻看泛黄卷边从小图书馆里借出来的大部头,现在想来其实最喜欢的反而是j.k.罗琳的哈利波特,那是高中时图书馆里唯一允许我们这些行将高考的少年接触到的奇思妙想。
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老陀这个人就是经典的俄式悲观主义者,笔下流出的文字压抑得叫人哭不出来,只想躺下来看着天板默默愤怒默默对一切都失望。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本书以苏式悲剧的基调展开主线,涅丽一家的苦难和娜塔莎一家的不幸,作为一切罪恶源头的瓦尔科夫斯基公爵诱拐了涅丽的母亲、骗去了涅丽外祖父的全部家财,最后导致涅丽一家三代人全部含恨而死,还诬告娜塔莎的父亲使其倾家荡产,娜塔莎也被公爵的儿子诱骗。
这是当时那个威名席卷欧洲的超级大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不对人讲自己的心境,但是他的朋友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写完娜塔莎的父亲落幕的那天晚上,他拧着眉坐在雕铁栏的天台上凝望一株白桦树良久,所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