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狮子大开口,这样一个小小的田庄竟然敢卖我一万三千两银子?他怎么不去抢!”“这样的一个田庄,顶天要三四千两银子而已。”她正说着话,外头就传来小丫鬟的通传声:“格格,人都已经到了。”年珠今日正是在此地等着那六个擅长种地的农户。很快,那些农户就依次排排站在年珠跟前,有擅长种稻谷的,有擅长种小麦的,有擅长种玉米的……每个人是各有所长,一个个瞧着都很憨厚老实的样子。若论做生意,年珠还能说上几句,可说起种田,年珠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你们六人既是司掌柜推荐的人,想必定是错不了,从今往后,你们就好生待在这里,若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开口。”“我每月给你们开三辆银子的月钱,若到了秋天,地里收成好,我会再额外给你们一笔分红的。”
“想必你们今日既能站在这儿,也听司掌柜说起过我的,我这人绝不是小气的。”
顿了顿,她又道:“但若是你们心怀不轨,或者将咱们做的这事儿泄露出去,不仅一个铜板没有,甚至能不能平安离开四川都不好说…”这六人齐齐应是。
年珠恩威并施一番,不仅留下了个照顾他们饮食起居的婆子,还将岳沛儿身边一个会读书写字的丫鬟留了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六人白日里前去各个庄子指导百姓种田,到了晚上,那丫鬟就会将他们提出索要注意的点记录下来,便于叫别的百姓学习。等着年珠再次回到总督府时,已是夕阳西下。她明显总督府门口的护卫增加了许多,下意识道:“这是……岳沛儿紧张道:“大概是总督大人回来了。”年珠刚走进内院,果然瞧见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这人不是年羹尧还能是谁?
年羹尧似是刚回来不久,正站在院子里与岳钟琪说话,不知说到什么,是眉头微皱。
下一刻,他就察觉到有人看向自己,手下意识握向腰间的佩刀,待他看见这人是年珠后,眉眼中却浮现几分笑意来。“阿玛。"年珠含笑,快步走了过去,“您怎么回来的这样早?我听岳叔叔说,您不是还有几日才会回来吗!”
两年多时间未见,她的阿玛黑了,瘦了,但浑身上下的气势却更盛当初。年羹尧笑道:“青海之事一解决完毕,我想着早些回来看你,所以这才快马加鞭赶回来。”
他抬起手,想像从前一样摸摸年珠的脑袋,却发现女儿已经长大了,怏怏将手放了下来:“不过两年多未见,你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呢。”语气中竟带着几分唏嘘和怅然。
年珠却还像小时候一样撒娇道:“不管我是小姑娘还是长成了大姑娘,都是您的女儿呀!”
“阿玛,您这一路累不累?要不要先去歇一歇?”“您给我准备的如意院我很喜欢,小厨房几个厨娘的手艺更是精湛得很,您待会儿陪我一块吃饭好不好?”
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哄得年羹尧都忘了自己准备与她算账一事一一四川不比京城,她哪里还能像在京城一样隔三岔五就往跑?若遇上事情了该怎么办?年羹尧浑身灰扑扑的,先去洗了个澡,打算吃饭时好好与年珠说上一说的。可到了吃饭时,年珠一会为年羹尧夹清炒菜心,一会为年羹尧盛汤,更是道:“阿玛,您此次去青海一定很辛苦吧?您多吃点,好好补一补”有如此贴心心的女儿,年羹尧哪里还舍得训斥她?一顿饭吃完,年羹尧才道:“我听岳将军说了,这些日子你经常朝外跑?你向来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可这里不比京城,以后出门还是多带些人比较好。”“谁说这里不比京城?"年珠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道,“我看这里在阿玛的管理下,根本不比京城逊色。”
说着,她更是笑道:“再说了,我可是年大总督的女儿,谁还敢对我不敬?”
“阿玛,我虽来四川川的时间不长,但看得出来,这里的人都很敬重您呢。”不管什么时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话说的年羹尧面上含笑。他果然没有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