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论",但内心也隐隐倾向于人为。
这王恭厂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火药桶",但管理却又如此疏漏,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陛下英明。"闻听此话,李邦华及身旁的毕懋康便是不约而同的躬身应是,眉眼间也是涌现了一抹喜色。
以他们的本事,自是早已意识到王恭厂的隐患所在,但苦于人微言轻,始终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毕先生且先委屈些,于徐先生一样,先在工部行走可好.."朱由校虽是有心对大名鼎鼎毕懋康委以重任,但眼下其寸功未立,却是不好骤然将其提拔。
"微臣遵旨.."对于朱由校的安排,已然对官场心生厌倦的毕懋康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相比较朝野间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他更愿意与身后勤劳朴实的打交道,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火炮。
至少在这些冷冰冰的火器身上,他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更能看到大明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