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初二是厚成家、也是凤珍家结婚的儿女回家拜年的日子。这已经是老规矩了,自从厚成和凤珍这俩个老大结婚后第一年开始,俩家的两位妈妈做主,孩子回来拜年,两家在一起吃饭,两家各做饭菜,但不能重样。两家妈妈年前会商量好吃饭在哪一家,哪家做什么,要用本子写下来,防止重样。由哪家做准备,这样的事由个两位妈妈主持,两位爸爸如同客人一样,什么都不要操心了,两位爸爸高兴可以安心的下象棋了。
今年是轮到在厚成家吃饭。
厚成和凤珍骑自行车近一个小时回到了家。他们先到厚成家,厚成妈妈已经出来看了好几趟了,这回看到儿子四口人,开门回头向屋子里人高兴地喊:“厚成、凤珍他们一家人回来了!”
一家人忙着迎接,他们见面边拜年,边往屋里走,两位老父亲停止了下棋,厚成和凤珍先给两位爸爸鞠躬行礼拜年,两个孙子跪下给爷爷、姥爷、奶奶、姥姥磕头拜年。奶奶、姥姥连忙扶起孙子孙女并给孩子红包,把孩子搂在怀里,乖乖的叫个不停。奶奶搂着孙子,姥姥搂着外孙女稀罕的了不得,都说隔辈亲,这真是至理名言。
厚成、凤珍是个两家庭的老大,是两个家庭的荣耀,也是两个家庭的孝子,两个家庭弟弟妹妹的榜样。他们俩没有完全靠父母而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工作后都入了党,厚成提拔到了中层干部,单位分配了房子。无论两家弟弟妹妹结婚,他们都要为父母分忧,拿出积蓄交给父母作为弟妹的结婚费用。所以,无论父母还是双方兄弟姐妹在感情上有一种既依赖、又敬重的情感。对两个孩子也是亲了又亲。
正月十六后,于凤珍去厂上班,厂办通知:“洗煤厂改制了,男年龄50岁、女45岁,可以办理提前退休。各车间主任,技术员,只留一人担双责。厂行政人员除留守处理善后,其余全部下岗。财务人员留岗,每个月800元工资。”
收到这个通知,基本上人人都懵了,不知所措,何去何从,铁饭碗碎了……经过了一周的挣扎,行政人员毫无疑问的下岗,专业人员都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或去或留。厚成车间的情况是,车间副主任兼技术员,年龄已50岁,再有5年正式退休,如果现在提前退休,工资只有300元。他家里有两位老人,两个读书的孩子,他爱人是厂里的行政人员,必须下岗,如果他再下岗,今后一家人的生活难以想象。
厚成和凤珍反复讨论权衡着。厚成年龄不够提前退休,但是为了留下副主任,只能下岗。
凤珍属于下岗年龄,到民营企业工作担心不适应;反复斟酌,厚成的态度是凤珍自己选择。最后凤珍决定下岗。
夫妻俩决定下岗,主动交出了工作,那位副主任对厚成感恩戴德,他明白厚成如果不下岗,那个下岗的人必须是他。
厚成、凤珍告别了工作十年的工厂,毫无准备的失业了,对于今后的生活,他们没有了方向,生活还要继续。交完工作的当天吃完晚饭,两个人回到自己的卧室。凤珍倒了两杯茶水,两个人边喝茶,边商量,如何找到生活的出路,也就是做什么?
厚成是这样分析的,“我是学洗煤专业的,又在工厂干了十年的洗煤工作,离开洗煤厂,专业我用不上。据我所知,全市的其它洗煤厂都不景气,就算调转到那个厂,前景也不乐观。你是会计离开企业,专业技术也用不上,现在调转工作也很难找到好单位。”
凤珍边听边点点头认同厚成的观点。凤珍说:“我们一直在厂工作,住在家属区,离市区远,十年的封闭式生活,对社会上的事情不了解,明天我们去市里商业区转转,考察一下,我们能不能做点啥买卖。”
厚成说:“好吧!找项目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到的。”
第二天早上,厚成骑着摩托车带着凤珍去市里商业区,他们家距离商业区将近10里路,早上行人少,厚成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