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出了朝廷,种师道也已经病故,秦王升天当神仙去了,朝中竟可用之将!
东京城里的混乱让赵桓心乱如麻,为了国事很是操心上火,连日来为同大臣们讨论对策,侧席而坐,夙夜不眠,吃不想睡不好。可这又能怨谁呢?都说一朝君子一朝臣,赵桓上位数间年,除了耿南仲这棵常青树,宰执们走马灯似的换了数任,底下的大臣们更不知道换了几茬了,却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这使他不由心生疑窦,靠这些人真的能守住京城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n9
十二月二十四日,凛烈的北风呼啸而起,东京城里屋瓦都被刮起,一棵棵大树被风折断,完颜斡离不的铁骑也象寒风一样再次兵临东京城下,东西两路金军按照预先的计划合兵一处,而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称得上古代版的闪击战。-这一次,宋军在数量上都占不了优势了,守城诸将急忙在京城里召募战士,但应募的都是些乞丐之类的人,毫斗志,不过是来混口饭吃。
腊月二十七日,金兵开始攻城,守城诸将动员百姓上城抵御,上去一看腿都软,只见金军在城外布置数百台石砲,等他们一上城,便一起射,石头瓦块雨点般的砸了上来,吓的守城官兵纷纷躲避,好在有冷静的,急忙支起战棚抵御飞石。
但大家都纳闷,城外搬运砲石的都是自己的同胞,为人逼迫还说得过去,可女真人千里急袭而来,如何能将这些大家伙带来,即便是现做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城上的军将却心中自明,这些石砲都是大宋免费送给人家的…
那还得从金军围城前说起,赵桓听闻金军又要来了以后,一边号召各地勤王,一边招募勇士,而自己也没闲着听说城外还有‘飞山营’,这个家伙威力巨大,是对战的利器,便亲自出城检阅点验,也想看看‘飞山’的威力。
这飞山其实就是石砲,利用杠杆的力量将石块射出去,大宋的石砲已经自成体系,有需要四十人操作,射两斤石的单梢砲;有百人操作,射二十斤石的双梢砲;还有射七十斤到百斤石的五梢砲、七梢砲,当然也有两人操作的旋风砲、虎尊砲,只是石要小的多,可以说大宋砲兵已经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的多梯次配备。[
‘飞山营’有各式石砲五百门,在冷兵器时代这可以说是一支绝对有战斗力的部队。当然石砲的有效杀伤和火炮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大石从天而降,砸到人畜身上,估计幸存的机率也不会大,这种威慑力给予攻城的人应该不小。
宋兵见官家御驾亲临,兵将们士气大振,进行了实操表演。可不知是装备没有养护还是兵士违规操作,现场出了纰漏,石头没有砸到假想敌的头上,倒把宋兵自己砸死一个。他的到来竟成了那横死的兵士的催命符,这样一来,赵桓乘兴而至。扫兴而归,草草结束了检阅,扭头回京。
官家的表现让大家手足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坚壁清野的时候,这五百多门抛石机被弃置郊外,居然没有人管了。兵部说这砲属朝廷所管。当由枢密院收回城中;枢密院说归军器监管;军器监说主管的内侍太监刚刚获罪被罢;京畿所说他们不掌管守御之事,所以也不归他们管;又有人说收回这些必须要用车马,所以应该由驾部负责;驾部又说这是库部的事情…
最后金军毫不辞地把这五百座砲收下了,将这攻守利器收为己用,略施整备就用于对汴京城的攻击,真是荒唐人做些荒唐事!
金军攻城没有几天,大宋统制官辛康宗突然被杀,杀他的却不是金兵。而是守城的百姓。原来辛康宗管束军民极严,可是兵民皆骄,不服管束。辛康宗曾下令兵士:敌人未靠近时不要射箭,否则只会让金兵把箭拾去再来射自己。按说这道令没有什么问题,城中的箭射一支少一支,只能用在关键时刻。
但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