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36章 兄弟问心,刘备父子同上殿(6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兄弟问心,刘备父子同上殿(6k)(3 / 5)

又跟着父王去征讨汉中,而后又入上庸战荆州。

我与大兄,见少离多。以前没当世子时,相处倒也是融洽,如今我当了世子,大兄心中定有埋怨。

我不知道见了大兄应该如何说如何做,才不会让大兄误会。”

霍弋沉默。

刘禅的苦恼,霍弋没经历过,也提不出有用的方案。

这时。

前方一人转出。

只见来者,头戴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袍,腰悬玲珑狮蛮带,脚蹬白纹虎皮鞋,佩剑随身,威风凛凛,正是刚回府的刘封。

见到刘禅,刘封大步而来,伸手就摸向刘禅的头。

“阿斗,你果然在这里!许久不见,你长高不少,就是这多愁善感的毛病还是没改掉,小孩子别总是愁眉苦脸的。来,给兄长笑一个!”

听到刘封熟悉的话语,刘禅的双眼愕然瞪大。

甘夫人死得早,刘备又常年不在家。

以至于刘禅比同龄人更早熟,心思也更敏感细腻,时常会表现出多愁善感。

为这事,刘封曾多次督促刘禅习武,希望刘禅能通过习武来坚韧心性,摸头杀也成习惯了。

这就是刘禅口中“以前没当世子时,相处倒也是融洽”。

刘禅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大兄你不怪我?”

“怪你?”刘封右手托着下巴:“也对,应该怪你。当初我去上庸的时候,你居然不来送我!让我颇为心寒啊。”

刘禅脸一红:“我,我,我不知道大兄你要去上庸,啊,不对!大兄你去上庸的时候,我也不在汉中啊。”

刘封哈哈一笑:“那就是我记错了,为了表示对阿斗你的歉意,这把剑就送给你了。”

刘禅接过剑,咬了咬牙:“大兄没错,是我的错。这世子本应由大兄来当,我这就去寻父王,请父王改立大兄为世子。”

刘封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严肃:“世子之位,岂能轻言废立。既然父王以你为世子,我必助你坐稳世子之位。

为世子者,当持盈守位,亲贤臣,远小人,莫要听信小人谗言而令我兄弟互相猜疑。”

见刘禅依旧咬紧嘴唇,刘封又缓和了脸色:“阿斗,你有叔齐之心,我又岂会无伯夷之德。可你我也不能效仿伯夷和叔齐,为了兄弟之谊就奔走他乡,将这匡扶汉室的重任交给年迈的父王和两个不到六岁的幼弟啊。

为兄者,当率荆益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为弟者,当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境守民。

你我兄弟二人,齐心共举,为父王左膀右臂,方可助父王匡扶汉室。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学小女儿状!”

刘封的谆谆之语,让刘禅的紧张和不安,逐渐消散。

又想到太傅许靖用乐毅和叔旦为例对刘封的点评,刘禅更感羞愧。

“大兄,我,我,我.”一时之间,刘禅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了,别愁眉苦脸的了。”刘封宠溺的摸了摸刘禅的额头,又看向霍弋:“霍弋,你别愣着啊,去后厨寻些酒肉,都摆到凉亭来。

今日我就给你们讲讲我是如何在荆州大杀四方,杀得江东鼠辈抱头鼠窜的,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们细节。”

霍弋眼前一亮,应了一声就往后厨跑。

相较于听太傅许靖讲课,霍弋对征战更感兴趣。

不多时。

霍弋就抱来了酒肉,然后跟刘禅席地静听。

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铿锵有力的响起。

刘封以讲评书的方式挑选了荆州几场大战来讲,讲得那叫一个豪气干云,听得刘禅和霍弋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

刘禅脸上愁容也随着引人入胜评书而变成了欢笑,当世子这一年承受的压力和苦闷也被渐渐的融化了。

不远处。

刘备注目而立。

刘封和刘禅,对刘备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