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戮回到殿内之时, 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他手中那抹明黄色的圣旨。
瞬间的功夫,所有人都猜测出了那圣旨中的内容——
传位诏书。
意识到这一点,殿内的声音便逐渐平息, 甚至就连呼吸声都逐渐开始变得轻缓起来:
先帝生前召见的最后一个人是厉王殿下,现如今传位诏书又在厉王手中, 那这皇位最后的归属, 岂不是厉王一人说了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就在众人心中犯嘀咕的时候, 秦戮已经不徐不缓地展开了手中的圣旨,宣读了起来。
众人连忙收敛心神, 屏息静气地侧耳倾听。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朕亦欣然安逝。”
然圣旨向来讲究格式,传位诏书尤其如此, 在进入正题之前,总有一段话, 是先皇用来总结自己在位时期的表现。
若要顾砚书来评价,那便是又臭又长又无用, 当然,其他朝臣心中未必不是这样想的。
只不过他们不会像顾砚书这般如此直白地表现出来罢了。
终于,在莫约一盏茶的功夫后, 大家听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
“皇七子秦戬人品贵重, 必能克承大统……"
一千余字的传位诏书, 秦戮一字一句读下,吐字清晰流畅, 就连说到继位者为皇太子秦戬之时,也没有丝毫停顿。
显然,在此之前,秦戮对圣旨中的内容早已了然于胸。
而现在秦戮的一举一动, 无异于向外界传达着一个信号——
他秦戮的确对皇位无意。
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向那些猜测着秦戮会将皇位占为己有的朝臣们脸上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待到秦戮念完诏书上的最后一个字,将圣旨缓缓合上之时,殿内臣子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
意外者有之,尴尬者有之,恼怒者有之,当然,也不乏面色了然之人,显然,他们对秦戮的选择早有预料。
当然,秦戮并不关心大臣们在听到这道传位诏书后的心理活动。
在宣读过后,便直接将手中的这道圣旨,递给了身旁的七皇子。
当然,或许现在称呼他为新帝更为合适。
真是因为秦戮的这个动作,顾砚书才注意到他身旁的那道身影。
在顾砚书的记忆中,七皇子不过是个性格腼腆内向的小豆丁。
然而现在……
顾砚书看着那个虽然只到自家小鹿胸膛位置却依旧身姿挺拔的少年,不得不说,五年的时间,的确让七皇子有了极大的改变。
但也不知是顾砚书多虑了还是七皇子如今尚且年幼,顾砚书总觉得,就七皇子目前所展现出的气度以及那略带一丝飘忽的眼神,都不像是被精心培养出的储君。
就在顾砚书心中犯疑之时,原本跪在殿中的裴首辅不知何时站起了身子:
“老臣手中恰巧也有一道先帝在世时所立的遗诏,就趁现在直接宣读了吧,劳烦厉王殿下接旨。”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发现裴大人手中果然有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众人一听裴大人让秦戮接旨,心中不由又泛起了嘀咕——
什么样的遗诏,需要现在宣读?
好在裴大人也没打算卖关子,微微定了定身形,便展开了手中的圣旨宣读了起来。
与传位诏书相比,这道圣旨的内容也就简单了许多,只表达了一件事——
在先帝驾崩,皇太子继位后,便封秦戮为摄政王,协助新帝处理朝政之事,待到皇太子能够独当一面之时,再归还政权。
等到裴大人将这道圣旨交给秦戮之时,殿内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