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三林最多时有三十多座寺庙。作为曾经历史上下沙盐场的后方基地,这些寺庙满足着来自不同地域盐民们的宗教信仰,也催生出了三林庙会这一浦东特有的文化遗产。”
实际上,圣堂庙会,是三林古镇地域及文化的一道民俗风情,在三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百姓间,素有“三月半,上圣堂”和“烧烧圣堂香,投个好爷娘”之谚。
旧志记载,“上海东南乡香汛最盛处”,每年的“三月半”都要举行圣堂庙会,这个庙会成为演绎浦东民俗文化的舞台。
自清代起至解放初,圣堂庙会每年举行。庙会选在“三月半”,与春和景明万象更新紧密相连,凝聚着百姓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随着年复一年的发展,庙会已成了百姓展示文化特色,商贩集聚,加强社交往来的难得良机。
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旧时庙会,商贩甚多,从浦西、苏州、杭州等地远道而来。出售农副产品,如竹木藤器、香烛、标布、家具、衣服、鞋帽、药材等等,其余算命、看相、拉洋片、捏面人儿和江湖把式的猢狲耍把戏竟相招来,一显身手。庙会通常以圣堂为中心,北到杨思老街,南至三林老街,在长约三里的道路两侧,货摊、小吃摊鳞次栉比,面条、馒头、馄饨、糕团、海棠糕等应有尽有,游人、顾客和进香的善男信女接踵摩肩。
香火与集市的繁盛,以至于三林的文人雅士把这种融商业、旅游、宗教于一体的庙会称为“三林十景”之一。
八十年代初,偶办“三月半”圣堂庙会,但此时的庙会仅是城乡物资交流会而已。
陈露说,去年,交流会改称“圣堂庙会”,还搭建庙会牌楼,设摊400多个。很多客商都是远道而来,搭起露天帐篷,节场上横幅亘空,彩旗迎风猎猎,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顾客如潮如海,盛况空前。销售额增至六十多万元,人流量达到数十万人次。
“在这里工作好几年,每次的‘三月半’圣堂庙会,我都会过来看看的。”陈露叹一口气,说,“只是可惜啊,今年的庙会却被取消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