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也主要突出强调两点:
一是“诚意”。《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在中国哲学中,“诚”是一种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强调立身处世其根本则在“诚”。所以,《论语》中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天命”是首先必须要敬畏的对象,人的言行不能欺天,勿与天地斗巧。
二是“正心”。志虑之正,正心的根本。吕坤在《呻吟语》中讲:“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往往就是一个念头,善恶则分。
那么,“正心”要“正”到何种程度呢?古人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志虑之正。孟子曾提出“不动心”的思想,“我四十不动心。”焦循这样解释:“志气已定,不妄动心。”
王建浦坐着不动,仔细聆听。
夏主任说,古人说,人须有三种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
天佑苍生,片刻不离,因“知时”而被敬畏;地生万物,春播冬藏,因“知止”而被敬畏;人成万物,审时度势,因“知度”而被敬畏。我们敬畏天,敬它的包容,敬它的苍茫,敬它的威严,更敬它春夏秋冬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与无穷耐力。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行事才会有约束,心中才会有信仰。《围炉夜话》中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夏主任说道,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涵养功夫,才能达成从容、镇定和历经磨炼后的成熟。”
王建浦不响。
“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正是告诉我们要有所敬畏,要至诚至拙,要特别注意正志虑,修内心。一些人奋斗几十年,只因一念之差,一件事没有把握好,就可能栽个大跟头,从一个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其根本在于放弃了“修心”。
夏主任说道,心存敬意,才有无穷妙用。所以讲,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养方法。“以克己为本”,不是和自己过不去,而是为了自己能过下去,并且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