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豫在一旁点头应答:“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任县尉,我那子侄李永贵此时就在老师府中,我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带来了,若是任县尉不信,可询问他便是了。”李闲说道。
任豫摇了摇头,这若是真的审了,那可就当真落了一个不信任之名了。
而且任豫现在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李闲杀人的身上了。
不论怎么说,七个人民夜半手持刀刃闯入民宅,李闲反抗杀人都是无可厚非。
有郑玄这等天下名儒作证,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且那七人的身份只要一查就知道怎么回事儿。
现在任豫关心的是李闲所说的那太平道要造反一事!
太平道兴盛了这么多年,在冀州光是信徒可能就有数十万之多。
这其中还不乏一些官员和豪强。
若真的要造反。
那那就是天下大事。
这等大事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尉可以做主的。
必须要将事情上报。
“郑公,此等大事,非我一介县尉可以主张,此事紧要还是要立马上报。”
“今日叨扰了,时间不早,郑公也早些休息吧。”
任豫走后,屋内就只剩下了郑玄还有李闲二人。
李闲重新回到了老师郑玄的对面而坐。
“安之,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郑玄看着李闲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郑玄不问,李闲也想过。
以他现在的出身,还有身份,根本在黄巾之乱前起不到任何作为。
就算他现在明明知道张角会造反也是一样。
天下只有他知道张角会造反吗?
很显然不是。
雒阳朝堂上的公卿大臣,知道张角要造反的少吗?
不说朝堂之上,就是皇宫之中知道张角要造反的没有吗?
有!
但为什么偏偏刘宏不知道。
这个问题很显然,是因为有人不想让刘宏知道。
这些人是什么人?
答案也很显而易见,是遍布东汉的士族。
是受党锢之祸,受宦官浊流压制了数十年的士族。
士族遍布各地,遍布东汉的每一城,每一地。
他们权柄通天,在当地盘根错节百年,数百年,上千年。
他们会不知道张角要造反?
在李闲看来,他们不光知道,而且还在暗中对张角造反帮助颇多。
因为他们需要张角造反,士族需要张角造反。
只有这样,这些被压制了数十年的士族才有机会用这种方式来告诉高居雒阳的刘宏,天下需要他们这些士族。
这也是为什么太平道造反之后,刘宏第一个便下令解除党锢的原因。
所以,在太平道造反之前,李闲坐不了任何事情。
只有真正等到太平道造反。
等到东汉的士族达成目的,张角成为弃子之后的那天,李闲才能有所作为。
卢植会北上带兵剿灭叛乱。
以老师郑玄的身份,卢植必然会征辟,那个时候李闲才会有作为。
在此之前,李闲只有等。
等待着机会。
现在返回雒阳,回到卢植身边,等着和卢植一同出兵也是一个好出路。
至于什么招兵买马,招揽名将贤臣这些,李闲想都没敢想。
因为这纯属就是扯淡而已。
就不说别的,就像是刚刚的无极县县尉